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3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產業心聲〉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第一手解讀:美國殺手鐧逼選邊站,99%海歸派會為妻小選美籍

編按:美國下重手打擊中國半導體業,將引發什麼樣的蝴蝶效應?曾任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直言,這次美國最厲害的一招,就是把「人」也納進管制,不但逼得中國海歸派被迫選邊站,甚至將阻斷中國人赴美深造、取得技術的管道。儘管地緣政治碰撞激烈,但他認為當前的發展,反而讓台灣廠商的優勢凸顯,未來即使是力積電這樣的中小型晶圓代工廠,也有望奪得新商機。以下,是黃崇仁接受《今周刊》專訪的第一手告白。

日期:2022-10-19

產業時事

「那天,公司禁止所有人去中國出差」一份139頁公文,讓台積電蒸發兆元市值...晶片戰爭全解析

一份139頁的美國政府公文,竟在短短一周內掀起中國半導體界的恐慌,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更因此蒸發兆元市值,這場晶片戰爭,究竟會怎麼影響你我?新冷戰的對抗,又將怎麼改變世界局勢?

日期:2022-10-19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1016產業個股追蹤:黑天鵝-讓費半指數重挫的美國半導體禁令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0-16

產業時事

深怕矽盾被敵佔有,終極戰略毀掉它?兩角度告訴你,台積電法說前股價為何跌這麼深!

台積電週四(10/13)下午法說,今天股價看得出力穩400元上下的企圖心,但大家都想問,台積電利空出盡了嗎?

日期:2022-10-13

產業時事

台積電破天荒站台!英特爾執行長將如何推展晶圓代工服務?

「我們的願景不僅於此,我們將迎來『系統級晶圓代工世代』。」啟動英特爾代工服務(簡稱IFS)1年8個月後,該公司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對這個事業的定位揭露了更清晰的布局。他在今天台灣時間凌晨表示,未來將整合晶片製造、先進封裝、軟體、小晶片架構4個領域,公司將攜手台積電、三星,滿足全球半導體需求,而他發表演說的現場,還找來台積電高層站台。

日期:2022-09-28

產業時事

台廠追星》晶片、太陽能電池、工業電腦、地面站商機閃耀 殺進SpaceX、空巴搶合作 四顆「護國群星」蓄勢爆發

地面設備和衛星製造,是三十兆太空經濟中重要的次產業。一家家台灣供應鏈,已經開始在這些太空次產業中有所斬獲。從穩懋、元晶、攸泰、耀登等台廠的成功經驗,看太空商機裡的台灣大機會。

日期:2022-08-24

產業時事

偉詮電子砸11億,擬收購陞達科最多51%股權 攻企業資料中心市場

IC 設計公司偉詮電今(27)日公告以每股 72.9 元收購 IC 設計公司陞達科技最多 51% 之股權,最高收購金額為 11.2 億元。此次收購為偉詮電子布局企業資料中心市場的策略之一,原偉詮電資料中心客戶之營收占比仍小於 5%,此次收購將有望將其占比提高到 10% 以上。

日期:2022-07-27

產業時事

英特爾拚代工首場勝仗? 今宣布攜手聯發科在成熟製程合作 「發哥」則這麼說

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下午宣布,與聯發科(2454)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聯發科將利用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IFS)的先進製程製造晶片。英特爾指出,這項協議將使聯發科技多一個在美國和歐洲擁有充沛產能的代工新夥伴,以打造更平衡且具韌性的供應鏈。聯發科則強調,與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合作關係不變,與英特爾的合作「將有助於提升聯發科技成熟製程的產能供給」。

日期:2022-07-25

產業時事

為何鴻海想投資紫光? 發言人說「間接出手」原因有這些 且周二已向投審會遞件

鴻海(2317)間接投資中國半導體大廠紫光,引起市場矚目,發言人巫俊毅今(21)日表示,公司已經於本周二向經濟部投審會遞件,未來將配合主管機關的要求做後續說明。巫俊毅也提到,不論是台股整體或科技股,股價「基本上應該都被低估」,他呼籲投資人要好好珍惜這些具備國際實力及健全獲利的好股票、好廠商。

日期:2022-07-21

產業時事

英特爾、台積電…美520億美元晶片法案若拍板「誰最得利」?兩表看資本支出、赴美投資有多少

編按:520億美元晶片法案,美國參議院7/19程序性表決過關,再來進入補貼和稅務優惠事宜立法辯論,讓這項延宕已久的法案往前推進,最快下周參議院進行全院表決通過最終版本,法案才算正式定案。參院晚間以64票對34票程序性表決結果,達到將研發獎勵納入晶片法案的門檻。晶片法案下周參院若投票過關,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計畫在美興建新廠的廠商,其供應鏈將受惠,若法案最終限制不能前往中國投資先進製程,這3家半導體龍頭影響也不大,因為沒有打算赴中國設先進製程廠。至於中國遭美國牽制,業界認為對台灣是反而有利,因為訂單可望流入台廠。

日期: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