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52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全台防疫報導

步香港後塵?英媒示警「台灣夏天前恐引爆前所未見死亡率」!醫師揭2核心關鍵:別讓自己變黑數

曾經是世界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如今面對Omicron病毒,本土確診人數不斷飆破萬例,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台灣短短數週內單日確診呈現直線飆升的感染軌跡,今年夏季前恐引爆前所未見的死亡率。對此,吳欣岱醫師認為,台灣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長輩的疫苗接種率不高,呼籲年長者趕快出門打疫苗;另外,她也強調「如果你快篩陽性卻不去做PCR,成為確診黑數的話,就會快速增加傳播的速度,壓垮醫療量能、排擠需要的病患,這樣才真的會有高死亡率!」

日期:2022-05-08

產業時事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

產業時事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南港這裡,生技園區現在已經有30多家廠商有意進駐;花卉公司要裝冷氣控制溫度維持品質;還有大巨蛋、捷運……,每一項都是必要的產業、民生用電。」拿著一張用電需求無法被滿足的重大建設列表,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仔細解釋每個用電戶的重要性。

日期:2022-05-04

產業時事

戰爭未必有煙硝味…你手中的貨幣可能是他國的武器 若中國人行這樣做,恐成台灣威脅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外界也開始密切關注,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情勢。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甚至表示,如果西方國家未能兌現支持烏克蘭獨立性的承諾,將對全世界帶來破壞性後果,「包括台灣」。

日期:2022-04-28

產業時事

目睹俄羅斯央行被制裁,中國可能會出「這些招」 陳南光示警:台灣未來恐面臨3威脅

俄烏戰火持續延燒,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陸續對俄羅斯祭出經濟、金融制裁,導致盧布重貶,金融市場隨之震盪;對此,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今(13)日表示,目睹俄羅斯央行受制裁的後果,可能會促使中國人民銀行,採取相關措施,降低其金融脆弱性,而此舉,恐使台灣未來面臨3項威脅。

日期:2022-04-13

財經時事

總統談疫情沒邀雙北 柯酸論選舉、侯回應像綿裡針…從兩人說法讀懂防疫政治學

台灣疫情再起,而依指揮中心的判斷,目前雖然每天新增3、4百例,但高峰還未到,有可能到6月底,疫情都還未必會出現下降趨勢。今年又剛好遇到選舉年,而疫情發展也來到重要轉折點,所以這段期間,疫情與政治呈現出微妙的關係。

日期:2022-04-11

職場生活

國際創投溢價29倍入股大車隊旗下台灣智慧生活網

台灣大車隊集團(2640)於111年3月21日召開董事會,宣布旗下子公司台灣智慧生活網(以下稱「生活網」)與Headline Asia達成投資協議,Headline Asia以500萬美元(新台幣約1.4億元)參與生活網的首輪對外增資後,持股比率12.33%,股價淨值比(PBR)高達29倍。而生活網在經過首輪對外增資後,投後估值也提高為新台幣11.56億元。

日期:2022-04-07

產業時事

專家評析俄烏戰火…美國是大贏家、俄羅斯經濟規模不復從前,中國則成「這陣營」的老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滿一個月,這場戰爭開啟凶險的2022年,面對未來未知的國際情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都警告,俄烏戰事將造成全世界物價衝高、拖慢全球經濟增長、糧食價格攀升,甚至衝突升級,多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將影響全球經濟,讓其他國家面臨重大外溢效應。

日期:2022-03-29

未來,一直在進步

台灣蕉賣進東京奧運竟來自鋤頭╳滑鼠的碰撞 智慧國際預認證 一次解決 3 大痛點

2021年3月,台灣香蕉、鳳梨等果品,因介殼蟲被禁止輸入中國,沒料到,9月又再一次禁止台灣釋迦和蓮霧輸入。根據全球最廣為採用的農產品驗證系統 GGAP(全球優良農業規範)而言,介殼蟲只是381項檢驗中的其一,但果農卻只能摸摸鼻子,要想扭轉情勢,惟有提升品質管控、通過國際認證,才有機會讓處處受牽制的影響降到最低。

日期:2022-03-13

未來,一直在進步

一場新材料研發計劃 如何在未來掀起革命? 太陽能板、輕軌列車、紡織全有「它」的身影 

台灣向來以工業大國自居,舉凡電子、光電、紡織、鞋業、汽車工業及建築等,都是我國的強勢產業,但是,民眾往往看到「成品」,在這些領域中所用的「材料」,卻猶如一個小螺絲釘,雖然構築出一項成品最基礎的部分,卻不是以主角姿態登場,反而是最重要的關鍵配角。

日期: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