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9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今+28420例,中重症77人、新北破萬例!20多歲女「發病到死亡僅6天」,死因是這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8,487例COVID-19確定病例, 分別為28,420例本土個案及67例境外移入(2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

日期:2022-05-04

財經時事

別傻傻排隊搶快篩,只有這千分之四的人要特別注意!沈富雄給8招「和病毒共存」的方法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昨(5/3)確診數已經突破2萬例,創史上新高,政府也隨著疫情升溫做出許多政策改變。對於近期民眾搶購快篩劑,醫界出身的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表示,有症狀、懷疑自己得病,而且擔心那千分之四風險的人,才要快篩。

日期:2022-05-04

全台防疫報導

3天後本土破6萬…我接觸到確診者,何時快篩最準?年底可望脫口罩?陳時中曝解封時機

本土疫情已經連6天破萬例,相較先前的確診者強制匡列、電子圍籬以及罰則,衛福部長陳時中周三(5/4)出席立院備詢時表示,這2天會和地方政府討論,考慮居家隔離電子圍籬退場。另外,陳時中也說本土疫情預計會在5/20達到高峰,屆時確診者的人身限制就會降到最低,會再放寬「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對象,有可能會全民適用。

日期:2022-05-04

財經時事

有人直接買下「整頭豬」!鄭州今起封城1週、民眾瘋搶物資「傻才不囤貨」…富士康維持封閉生產

中國河南鄭州爆發新一波本土疫情,官方週二(5/3)晚間突然宣布,週三(5/4)零時起至10日24時,全市實施為期一周管制,讓這座擁有千萬人口的城市進入封城狀態,民眾開始瘋搶物資囤貨,甚至有人直接買下「整頭豬」。

日期:2022-05-04

全台防疫報導

「快篩陽民眾擠爆急診,重症沒人救死亡」⋯護理師淚揭第一線慘況:剩1同事能救人

國內疫情急遽升溫,確診人數愈來愈多,讓民眾因為恐慌而不斷湧入醫院、急診,導致醫療量能緊繃,急診室人力更是嚴重不足,即便現在已規定「快篩陽性才能篩檢」,仍難以解決醫護人力短缺的問題,有護理師沉痛表示,由於大量人力投入在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1名重症病患無人急救而去世。

日期:2022-05-04

職場生活

染疫最可怕是康復後的後遺症!她轉陰一周仍呼吸困難、腦霧症狀:有氧運動都喘不過氣

本土疫情爆發!確診數字已經突破2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還是處於「緩升」的階段,意思就是每日確診數字還會持續往上。正於英學留學的Ashley Hsiung於3月初的時候確診,她拍片分享心得表示「得到新冠不可怕,可怕的是後遺症」,其中一樣呼吸困難,即便已經轉陰之後症狀還持續了整整一周!

日期:2022-05-04

職場生活

我確診了要準備什麼物資、餐具衣物怎洗?「居家照護攻略」5張圖完整解析

本土疫情延燒,若自己不幸確診了,或是家人確診需要照顧怎麼辦?該怎麼準備相關物資及生活備用品?哪些東西可以及早備妥?新北市政府呼籲大眾一起培養自主應變能力,把醫療量能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分享了「居家照護生活攻略」,讓碰上問題的民眾,在面對緊急情況時不會手忙腳亂!

日期:2022-05-03

全台防疫報導

「快篩陽才能PCR」吵翻天!醫揭真相:偽陰性達30% 出現這狀況最好快PCR

本土疫情嚴重,需要PCR採檢確診的民眾塞爆醫院急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重申,為減少急診壓力,無症狀者勢必須先有快篩陽性才可以做PCR採檢。然而,這番宣示卻未考慮到:快篩陽性者要是無症狀,也不該跑急診;快篩陰性若症狀嚴重,也應該到急診來。另外,快篩的主要問題在於偽陰性,有症狀和接觸史的民眾即便快篩陰性,也應以PCR確認。

日期:2022-05-03

職場生活

像歐美一樣免居隔不是夢!陳時中曝「一條件」:台灣正往這條路走,民眾得做好這件事

本土疫情嚴重,確診人數持續增加。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現在政府的政策並不是朝向「清零」,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健康管理做好,台灣漸漸會走向歐美國家方向,也就是漸漸取消居家隔離,「讓確診的不需要真正的確診,只要休息一定時間就可以返回工作崗位。」

日期:2022-05-02

產業時事

防疫保單續保、理賠之亂,金管會表態了:防疫險不再擴大解釋

編按:本土疫情快速加溫,讓產險公司早前販售的熱銷商品—防疫保單,恐變成拖垮財務的商品。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週一(5/2)表示,防疫保單理賠數字不斷增加,的確對產險公司造成壓力,未來防疫險相關理賠條件標準,不再擴大解釋。而除了以股東增資為首要方式,金管會必要時將准許產險公司動用「重大事故準備金」161億元及「危險變動準備金」320億元,沖抵鉅額防疫保單損失,就是至少有481億元緊急救命金!黃天牧說目前還不到「危機」這,因為產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都是好幾百以上相對充足,但現在疫情及承保風險態樣,跟2年前疫情初期不一樣,理賠數字不斷增加,確實讓產險公司財務上有壓力,還要密切觀察。

日期: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