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24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品味人生

一日散策 認識老風城

近年來,台灣各地開始有自己的地方誌,這些小誌編輯團隊有如地方樁腳,對於在地的風土歷史、人情掌故、地景地貌、名產名店瞭若指掌,外地人往往難以深入認識,有時甚至連當地人都不一定清楚。透過地方誌,重新認識或發現更多珍貴的人事物,跟著地方誌的團隊玩在地,準沒錯。

日期:2019-05-08

幸福熟齡

喝了湯,把魚丸留給孩子!一件事告訴我們:爸爸的愛,是不能言語深沉的愛

他拿著筷子的手沾滿泥巴,或許是推車用力過度吧, 整隻手不自主地顫動著,眼睛看著遠方,沒有表情地不停咀嚼著, 好久之後才似乎想起什麼,轉頭看我,然後夾起一塊肉伸向我⋯⋯

日期:2019-04-16

財經時事

揭中國活摘器官黑幕 維族流亡醫師血淚告白

二十多年前,一位菜鳥醫師被長官要求把一具屍體的腎和肝取下,其實,當下那人還活著。如今,他流亡海外,成為中共活摘器官的證人,要讓世人知道中國少數民族受壓迫的真相。

日期:2019-04-02

品味人生

極上之宿、極上之景、極上之湯 三重享受 村却一次款待

所謂極上之宿,指的是地點、設備、服務無可挑惕、區域的首選; 所謂極上之景,代表吸睛度破表,渾然天成無法複製的自然景觀;所謂極上之湯,評鑑標準為泡湯的環境與溫泉品質都要上上之選;「極上」非是費用門檻,而是凌駕價格之上所帶來的價值。硬體價值容易被創造,唯有自然景觀無法複製。村却國際溫泉酒店,傲視獨立於羅東火車站旁,擁有東台灣最美的天際線,360度環景視野,配備蘭陽溪地底優質湧泉,還有宜蘭人的真誠待客特質,親切腼腆難以復刻。

日期:2019-02-27

職場生活

耗費近30年!全台最長「西濱快速公路」預計年底全線通車

全台唯一一條從北到南的快速公路,全長315.4公里,有「窮人的高速公路」之稱的西濱快速公路,等了將近30年,終於在今年年底預計全線通車!公路總局表示,全線通車後可有效消彌平面交叉路口衝突點、降低肇事率,由於北起新北市八里區、南至台南市七股區,估計將可紓解國1和國3車流。

日期:2019-02-27

今選頻道

母女一起旅行就像冒險,而且一次比一次好笑!

「我們還欠彼此一趟探險。」我媽媽說。她身穿和服,躺在床上,啜飲著一杯紅酒。我說:「我一直很想去聖塔菲。」我穿著睡衣,躺在她身邊,大啖一碗義大利麵。我們沒有數代同堂的大家庭,而且,因為在這個循規蹈矩的康乃迪克州小鎮,我們倆都是怪胎,所以朋友也不多。「就是聖塔菲了!」我媽媽說完不禁手舞足蹈起來。「有什麼事能阻擋我們?」

日期:2019-01-21

品味人生

老謝:宜蘭的小橋、流水、人家

這個禮拜的捷兔跑步在熟悉的龍潭湖,如果沿著龍潭湖畔跑一圈,大約5公里左右,捷兔從賣薑黃的小徑往上爬升,穿過大範圍的墓園,才回到龍潭湖邊。

日期:2019-01-20

產業時事

翻轉城鄉!你準備好了嗎?未來的城鄉是年輕人的城鄉! 要發展城鄉產業,如何突破現況、凝聚創新能量?如何永續發展,與地方共生共存?

這幾年,從日本推動地方創生的成功經驗中,處處可見專業「經理人」發揮專長、改變家鄉的震撼人心故事,舉凡創設商業模式振興地域的木下齊、以設計解決社區問題的山崎亮,在在提醒臺灣更重視返鄉人才的培力與協助。面對臺灣城鄉發展動能不均之現況,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致力於培養優秀在地團隊,二〇一八年推動「城鄉Next在地經理人」培力計畫,由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執行。借鏡國內外地方特色中小企業經驗,逐步輔導在地業者穩定營運,歸納具有臺灣特色的在地營運策略,期望藉由在地經理人團隊,播下活化地方發展的種子。這項培力計畫邀請了八位翻轉城鄉的先驅者擔任夢想導師,致力於推廣及輔導國內產業建立上、中、下游合作體系,強化產業合作網絡,擘劃三個月密集的課程,透過場域見學、導師訪視、群聚交流,提供共伴式輔導協助各地經理人。本次特地邀請這八位夢想導師,分享從理念到實踐的過程經驗,探討人才培力的心得,包括對於地方創生的理解、返鄉青年實際面臨的困境以及相應的解決之道。

日期:2019-01-14

產業時事

印尼海嘯僅1公尺高!死傷超慘 原因曝光了

印尼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au)火山噴發,導致巽他海峽(Sunda Strait)附近海灘22日晚間遭遇海嘯襲擊,至少造成168人死亡、745人受傷,不過據外媒報導,海嘯發生時最高僅1公尺,卻造成傷亡無數,專家認為建築物多落在海岸線旁是主因。

日期:2018-12-23

產業時事

客語薪傳:講客話、傳客音、聊客事的發聲平台

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是客家族群積極爭取媒體發聲權的開端,在此之前由於當時臺灣政治環境對廣電媒體的管控與限制,除了零星非法流通的自製錄影帶及地下電台,強行突破了政府對廣電頻率控制的藩籬外,民間的意見在公眾平台是全面被噤聲。客家族群在社會上的隱沒與發聲歷程,也一路隨著臺灣政治環境的變革,逐步尋回母體文化的榮耀。

日期: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