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32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一跪泯千仇

二次大戰時期納粹屠殺猶太人,戰後,西德總理布蘭德想化解仇恨,他到波蘭的「猶太人紀念碑」前獻花致意,此時,他突然感覺語言已經無法表現什麼,憑著面對歷史錯誤的勇氣,他跪了下來⋯⋯。

日期:2014-12-11

財經時事

禽流感的七大疑問解惑

對於H5N2高病原禽流感,消費者有許多惶恐。病毒感染專家指出,消費者有一定的緊張就能達到防疫的目的,但不用恐慌,把食物煮熟、把手洗乾淨,注意疫情發展,就能健康生活。

日期:2012-03-08

產業時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永遠的反對派

保羅克魯曼堪稱是今天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經濟學家,他從來不掩飾對於布希政府的不屑;剛上任的歐巴馬提出減稅方案,也立刻遭到克魯曼抨擊。對於未來世界經濟的趨勢,這位經濟學大師怎麼看?

日期:2009-02-05

投資理財

柬埔寨 你想不到

美元自由進出、沒有外匯管制、沒有外銷配額、沒有外資差別待遇……這裡,對外資和熱錢來者不拒,有著最自由的經濟政策。走出紅色高棉時期的人間地獄,搖身成為熱錢簇擁的投資天堂,柬埔寨,是東南亞之中,經濟最自由的國家。

日期:2015-08-13

產業時事

碳費基準呼之欲出,台泥張安平支持「碳有價」:本土進口商品都應支付碳成本,籲宣告台灣CBAM推動時程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也預定3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國內年碳排量逾2.5萬噸的企業,須根據2024年排放數字,自2025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台泥周四(3/14)表態支持碳有價,但呼籲環境部應同步具體公告台灣CBAM的推動時程表,並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之企業,錯估認為可免除碳成本。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碳議題沒有疆界也無法鎖國,台灣如果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CBAM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結果實施碳費後的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不減反增。張安平建議,政府要推台灣版CBAM,可以和歐洲學習,因為歐洲從2005年開始,到設定2034年所有行業都要支付碳成本,花了20年時間演進制度。

日期:2024-03-14

產業時事

吳欣盈專訪》想讓年輕人擁爺爺吳火獅起家時的環境!她要當「台灣水電工」,全面檢視問題在哪裡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在「藍白合」破局後,臨危授命出任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副手,身為新光集團第三代的她,擁有立委、慈善基金會、保險業、投資分析師等各領域豐富經歷,並關注氣候變遷議題。

日期:2024-01-03

產業時事

2050年淨零排放,企業不再是旁觀者…學者出書望淨零科學知識普及,童子賢:台碳排偏高,淨零腳步落後

國發會於去年3月宣布台灣 2050 淨零排放的國家目標後,如何達成淨零碳排已成為政府、企業亟需應對的課題。國內第一本從台灣角度完整闡述國際淨零脈絡、氣候變遷如何牽動全球政治、社會與生態,以及綠色經濟和永續投資的淨零工具書《地球2.0 淨零革命》今(10/23)新書發表。多位企業界出席表達淨零長遠牽動地球永續,而近的直接影響企業生存,期望淨零的科學知識普及。

日期:2023-10-23

產業時事

博晟生醫,從百家爭鳴的生醫界中躍出的未來獨角獸!

今年八月,博晟生醫的單月營收創四十個月來的新高點,年增七百六十九個百分點,連續二十一個月成長;不僅如此,在八月的法說會上,博晟生醫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德禮更拍胸脯地說:「今年營收至少成長三倍!」為什麼陳德禮能如此胸有成竹呢?

日期:2022-10-26

產業時事

日軍偷襲珍珠港80周年》為何今天中國行徑 與當年日本驚人相似? 北京「這兩點」令外界憂心不已

下周二(12月7日)將是日本偷襲夏威夷珍珠港的80周年,這場戰役使美國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形成以日本、德國及義大利的軸心國,對抗以美國、英國、中國為主同盟國的局面,並使當時的日本帝國在三年八個月後覆亡、國土一片廢墟,超過200萬日本軍民死亡。80年後的今天,亞洲再次出現大國對抗,這次是中國與美國的較量,從貿易、科技、軍事、政治制度到意識形態都有。無巧不巧,外交界人士、歷史學家及新聞界發現,由習近平主導的中國,如今在國際舞台上的諸多作為,與80年前的大日本帝國,在不少地方驚人地相似,不僅讓人想到,難道歷史在東亞重演?觀察家指出,21世紀的中國,至少有兩個狀況令人擔憂,一個是儼然與全世界為敵及「戰狼外交」做法;一個是內部決策體系僵化,這兩點多少都可以在80年前的日本作為上看到。

日期:2021-11-29

品味人生

花七年才完成三期臨床數據...看懂合一解盲有何影響?

合一生技15日完成ON101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DFU)新藥的三期臨床試驗第二期間分析,數據顯示解盲成功。該藥也達成FDA評估促進慢性傷口癒合的臨床療效指標,下一步將申請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藥證,將由中天上海在中國大陸進行申請藥證,並進行銷售。

日期: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