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23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病毒株保護力、製造方式、最佳施打時間報你知 防A、B流也防新冠?流感疫苗七問

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也因此降低呼吸道感染疾病發生率。那我們還需要流感疫苗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有疫苗、藥物才具有積極作用。

日期:2021-10-07

職場生活

實用指引 其實,慢性病一半是自找的 當活到90歲成為常態 高齡人生五大自救守則

想像一下,活到六十五歲的你,有超過三種以上慢性病、一年平均要看近三十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八.五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日期:2021-09-22

職場生活

學生開打BNT!那些症狀需就醫、疫苗假能請幾天、心肌炎機率高? 醫師解答

雙北高中生已於今日搶先開打BNT疫苗,陸續各縣市的學生族群(12至18歲)也會在校園集中接種;接種完疫苗之後,要注意那些身體症狀,什麼時候該就醫,身體若真的不適是否可以請假?可以請幾天呢?對此,教育部特別拍攝影片,並請來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生黃玉成醫師,替學生解惑!

日期:2021-09-22

職場生活

慢性病一半是自找的…當活到90歲成為常態 這5大「自救守則」不可不知

想像一下,活到65歲的你,有超過3種以上慢性病、1年平均要看近30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8.5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日期:2021-09-22

產業時事

重要里程碑!辨別長期用藥是否中毒,長庚成功開發新世代晶片,快篩一下結果立即揭曉

毒性檢測是醫學進步的重要一環,可提供醫師評估人體暴露安全性,為藥物長期使用提供重要安全性的依據。但過去只能在實驗室進行,成本昂貴且需時甚久,為突破現狀,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團隊長期合作研究,終於傳出捷報!成功開發一個概念如同快篩的實驗晶片,將有機會可快速篩檢毒物及藥物對細胞的毒性反應,還能結合人工智慧,以更早期精準診斷與判別治療效果。

日期:2021-09-02

職場生活

三級警戒期間宅居「五字訣」顧身心

無人能保證自己身邊沒有新冠病毒,「宅」成為對自身健康的一種保障。但宅居久了,卻也容易讓人焦慮、煩躁,適應新常態,才能重拾安頓身心的力量。

日期:2021-06-30

財經時事

「打噴嚏」也可能是染疫的症狀?像是得了重感冒! 醫:這類人尤其需注意

COVID-19難纏的地方就是,有些人確診卻是無症狀,或是跟一般感冒症狀一模一樣,讓人難以察覺!無法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是否確診?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根據英國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確診者中排名較前面的常見症狀有:發燒、喉嚨痛,竟然「流鼻涕」也排列其中!且「嗅覺喪失」已不在前10大症狀中;尤其在打過疫苗者的身上,更容易出現。

日期:2021-06-21

全台防疫報導

「快樂缺氧」死亡率11.8%! 無徵兆奪命關鍵曝光 急診醫:出現4症狀快就醫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自5月11日至6月7日這段時間,共有296例死亡個案,其中有35例屬於到院前死亡,占比約11.8%,推斷和隱形缺氧(快樂缺氧)有關。針對此沉默的奪命殺手,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警告,如果出現4種症狀就得盡快就醫。

日期:2021-06-10

全台防疫報導

佈局500天,讓篩檢量大增1.5倍! 這家醫院如何超前部署 成為篩檢國家隊的模範資優生

深夜的林口長庚醫院醫檢部仍亮著燈,有36位醫檢師24小時持續輪班。去年起,這個約50坪的實驗室,已率先全台其他醫院,悄悄地引進兩台全自動化的PCR篩檢儀器,每日有2000個檢體在此篩檢完畢,也讓長庚醫院成為篩檢國家隊的重要支柱。

日期:2021-05-29

產業時事

環境比補助重要! 雙誘因讓桃園躍最敢生城市

男童駕駛玩具車奔馳、雙胞胎小姊妹搭乘迷你版機場捷運設施、爸爸陪女兒席地而坐組裝樂高……。桃園市的「龜山大華親子館」,周間上午九點開館不久,就有將近二十對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遊憩,整座室內樂園,盡是孩童充滿活力的嬉笑聲。

日期: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