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一個下午撿起435公斤垃圾」 金控、企業攜手淨灘!謝金河:我喜歡在這海灘赤腳散步

淨灘大家一起來!由今周刊發起的淨灘活動,昨(7)日下午在新北石門區的風箏公園登場,這是今年今周刊號召的淨灘活動,國內幾家大型金控及企業都來共襄盛舉,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百忙中專程來參與淨灘活動,大家在下午的時光,戴上手套,拿著大塑膠袋,一字排開,把海灘上的垃圾撿乾淨,一共撿起435公斤的垃圾,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日期:2021-11-08

公投專區

核四重啟到底安不安全?為何地質系教授和專業的醫師都反對?

核四是否該重啟?台大地質科學系研究所教授陳文山認為,台灣核一至核四廠周遭有很多活動斷層,一旦發生大地震,將會對台灣造成巨大災害;長期關注核電議題的楊斯棓醫師滿懷憂心的說,在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如果發生核災事故,以半徑三十公里當疏散範圍,恐怕有多達幾百萬人要疏散,台灣能夠扛得起來嗎?

日期:2021-10-30

公投專區

柯一正:若無法處理核廢料,不該重啟核四!

知名導演柯一正長期以來以實際行動表達強烈反核信念,對於公投決定核四重啟,他強調,核四是一部不可靠的拼裝車,加上至今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處理核廢料,為了下一代的安全,不該重啟核四。

日期:2021-10-28

公投專區

台灣承擔不起一次核災 陳建仁:相信台灣人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核四重啟公投倒數計時中,前副總統陳建仁請大家思考三個問題,一是,你想要有空氣污染嗎?第二,你想要有核污染嗎?第三,你想要有一個更乾淨、更健康能夠創造新經濟的能源嗎?他強調:台灣承擔不起一次的核災,在個關鍵時刻,他相信台灣人一定會做出明智決定。

日期:2021-10-26

職場生活

「傻人們」揪眾拚觀光 推動金山共好、故鄉再造

台灣放眼世界,更該內觀島嶼。一旦我們張大眼睛,走入這塊土地時,將可以發現從產業企業、地方政府、在地人民一起翻轉、共同改變的力量。本刊以隔周刊出的「我城我鎮」,與讀者一起看見每個認真努力的在地故事。

日期:2021-10-07

產業時事

全球家具龍頭的ESG狂熱 誓言讓一年兩千萬噸碳排「歸零」 IKEA豪砸二二○○億投資綠能發電廠

從「吃樹巨獸」形象,到宣示二○三○年前達成「氣候正數」目標,全球家具龍頭IKEA追逐綠能的魄力,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日期:2021-06-30

產業時事

面對缺電・水荒,油電水價仍穿「國王的新衣」! 台積電未來3年水電需求再增1倍,台灣準備好了嗎?

不過30天前,全台水電供應都拉起紅色警報。驚險過關後,從供需面來看,接下來缺電、水荒的危機還沒有結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台灣追求非核、減煤、展綠等能源轉型,既想留住台積電等企業投資、創造就業,又想保護農地、生態環境,在水電不缺下,同時還要價格凍漲。不取捨,一定是不可能的任務!

日期:2021-06-16

產業時事

台灣不缺電神話破滅! 不想重演五天兩次大限電 政府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4年內發生兩度全國大停電,就算堅持台灣「不缺電」的一方,也無法否認供電不穩的事實。而台電錯估備轉容量、台灣電網韌性不足,這些都有賴政府嚴肅回應。

日期:2021-05-19

產業時事

車諾比35周年》核災影響深遠.... 環保聯盟再籲「廢核」:以人民力量為核四送終

今(26)日是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發生重大事故35周年的日子。環盟創會會長施信民教授,他曾於1996年(車諾比核電事故後)與時任立法委員的陳其邁、市議員廖彬良、張武修教授等,到現場勘查此一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災變。施信民表示,此事故起因於人為操作不當,導致反應爐爆炸起火,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前蘇聯政府緊急疏散方圓30公里內13萬5千人,但污染範圍更廣,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等國高度污染地區總面積,高達台灣面積四倍以上,約900萬人受到影響,超過四十萬的民眾被迫離開家園,連北歐、南歐都受到輻射污染。

日期:2021-04-26

財經時事

311福島事故10周年》「我每天都提心弔膽,只求天佑台灣…」台灣核災應變SOP 為何讓監委與學者如此擔心?

福島核災至今10年,政府與台電雖曾針對核電廠進行問題盤點與改善,但在核災緊急應變的規範與程序,乃至於災後復原準備,仍讓監委與學者感到憂心。

日期: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