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46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童年記憶的木瓜香

木瓜在台灣是很常見的果樹,發芽容易,一年四季都可結果,即使在都市中,人們對它也不陌生。每次講到木瓜,我便跌進回憶裡。小時候,家前面的矮牆邊,就有我們做囡仔的,吃點心玩吐籽大賽完,從牆縫邊奮力長出的木瓜樹。因為會結果,大人們總不砍它。木瓜尚青時,我們會削皮去籽拿來燉排骨,口感相當清甜,便祕時就摘熟果吃,大人說可以通腸。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用一杯咖啡和地球共好 台灣靠2關鍵登Nespresso全球永續資優生

台灣Nespresso用一杯咖啡和地球永續共好,致力推動完美咖啡旅程,讓回收膠囊鋁殼成為讓人愛不釋手的時尚生活用品,咖啡渣則變身再生農業新秘密武器,幕後推手Nespresso台灣事業部總監盧翰霖首度接受《今周刊》專訪,分享如何透過簡化流程並賦予行動意義使命,打造完整咖啡膠囊回收管道,讓國內回收率8年成長6倍,成為超越全球平均值的資優生。

日期:2023-04-22

產業時事

台東挺鳳梨釋迦 組團赴陸說明 縣府:感謝大家協助 期待更好發展

台東縣政府率領產、官、學三方前往北京,3/23向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農業部、海關總署及在陸台商等單位說明鳳梨釋迦有害生物防治標準化流程,為農民尋求更多銷售通路。

日期:2023-03-24

職場生活

6萬顆高麗菜被中盤商惡意棄單…台南阿嬤痛心想碎成肥料、外孫女發文「1顆10元自採」結局逆轉

「台南白河外婆家自種肥美高麗菜,歡迎現場DIY採摘高麗菜、外觀不是最美,但口感清甜,涼拌、拌炒都好吃!」一篇臉書文,意外讓台南民眾掀起一日農夫體驗熱潮。原來,白河馬家的高麗菜田是採契作合約,但因爲廠商落跑,所以外孫女李羿慧在臉書貼了農田地址,發起「每顆10元自採」活動,希望不要讓外婆血本無歸、3天賣掉7成高麗菜。

日期:2023-03-19

產業時事

不當房仲當農夫!他靠只種「龜背芋」月收入破30萬:一開始答應到屏東務農,我連要種什麼都不知道

本文轉載自「上下游新聞」,作者:上下游記者 楊語芸據中華民國《姓名條例》的規定,人民一生可以改3次名字。羅鈞瀚在33歲時就把3次的「扣達」用完了。人生中比姓名更頻繁的變動是換老闆,俗諺所謂「一年換24個頭家」說的就是他這種人。

日期:2023-03-10

職場生活

東京食品展!饒慶鈴率團 推廣臺東優質農特產

為推廣冷凍鳳梨釋迦外銷及天然慢食物產,臺東縣政府結合業界參加3/7-3/10在日本東京Tokyo Big Sight 場館辦理的亞洲最大2023東京國際食品展,臺東縣長饒慶鈴率秋釀慢慢、東太陽製酒、德朱利斯、紅烏龍合作社、博雅齋自然茶園、允芳茶園、購夠臺東及ASMILE JAPAN 株式會社等8家特色商家前往參展,藉此機會與國際食品業者交流,為臺東慢食物產提升能見度及開創國際市場。

日期:2023-03-07

職場生活

春遊 舊城新事

在國內旅遊熱潮爆發的這一年,島內的幾個老城區,不約而同地將許多廢棄、老舊的景點做改造。當荒遺數十年的廢墟以新面貌再造人氣、已成經典的基本款觀光景點再闢新玩法,春遊台灣最新的老據點,好玩、好吃、好買,在旅行間重新感受在地蘊藏的文化厚度。

日期:2023-01-17

產業時事

3520畝大面積栽種、純淨雪水灌溉,1名台商如何扭轉台灣食安形象?從製鞋到枸杞田的斜槓故事

蘇恒賢與友人在中國柴達木盆地,擁有栽種面積最大、施以有機農肥的枸杞田;他為此創立摩奇坊切入包裝食品市場,是一位台商希望扭轉台灣食安形象的創業故事。

日期:2023-01-17

產業時事

台灣第一座營農型光電廠誕生》寶晶能源拔頭籌 嘉義大林案場併網完成

寶晶能源在營農型光電拔頭籌!寶晶能源在嘉義大林建置的營農型案場已於12月26日併網完成,成為台灣第一座營農型光電廠,更為寶晶能源邁向台灣農電共生領頭羊奠定基礎。

日期:2022-12-26

職場生活

從餐飲、農園跨足「達人學院」...屏科大栽培跨域人才成果亮眼,全靠新校長「花錢卻看不到」的努力

創校近百年的屏東科技大學培育無數精英,也為當年海外農耕隊提供重要後盾。新任校長張金龍秉持務實精神,要持續為台灣社會,培育跨域整合的技職人才。《財訊》造訪占地300公頃的屏東科技大學校園,校長張金龍帶我們走訪的第1站,是餐旅管理系的實習餐廳;人潮裡洋溢著用餐學生的輕快話語聲,穿著制服的實習生熟練地在各桌點菜、上菜。戴著廚師帽的「阿東師」出來打了聲招呼後,立刻回廚房繼續監督學生做菜,他是獲獎無數、高雄漢來大飯店宴會廳前主廚陳文東,現在則是屏科大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日期: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