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07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職場生活

饗賓旗下「果然匯」創始店熄燈,只營業到這天!被CNN評台北素食代表餐廳為何結束?公司親解答

饗賓餐飲集團旗下的蔬食餐廳「果然匯」,位於台北東區明曜百貨的「明曜店」,週五(3/22)宣布因商場租約到期,只營業到5/12(周日)。果然匯在臉書宣佈:「雖然十分不捨,但更多的是感謝與期待,未來我們仍會持續尋覓適合的地點,為您呈現最棒的蔬適饗宴、最愉悅的用餐體驗。」

日期:2024-03-22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深耕新生兒攝影 台中之光黃文煥奪國際攝影大獎

身穿布農族傳統服飾的母親,雙手捧著托腮沉睡的新生兒,在純黑色背景襯托下散發幸福光芒。這幅榮獲2021年紐約國際攝影大獎,專業組人像類別年度第一名的攝影作品,正是出自台中子弟黃文煥之手。

日期:2024-03-21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走逛台中 享受閱讀樂趣

台中人有多愛看書?據統計,台中的人均借閱冊數、民眾持證比例在六都中名列前茅,在2020年及2021年更連續獲得教育部「整體閱讀力表現績優城市」肯定,盧市長也榮獲2023年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貢獻獎「地方首長獎」,與市民同享榮耀。

日期:2024-03-21

職場生活

名師之作 自然裡的日本建築

自然環境與永續發展成了當今最受世界關注的議題,日本三大名建築師隈研吾、藤森照信、中村拓志,各自以擅長的建築語彙,運用天然素材、環保再利用,在土地上打造融入自然的建築,不僅讓建築美學再升級,也讓四季遞嬗成為空間最美的流動背景。

日期:2024-03-20

職場生活

79歲爺爺一生節儉、為何說要住養老院?人生最後階段,這就是我的奢侈...挑選養老中心4大重點

韓大叔79歲,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但有一天,他向家人表示要搬進養老院。家中一片譁然。他一生節儉,為何突然有這種念頭?

日期:2024-03-18

職場生活

我罹患了失智症!95歲失智權威醫師告白:曾治療上千患者...患病後我才真正了解,失智症是什麼

編按:長谷川和夫醫師,相當於是失智症界的長嶋茂雄(日本棒球界傳奇人物),是日本失智症醫療界的巨人。他自40歲專研失智症,醫療臨床工作近半世紀之久,更是廣泛用於失智症檢測的「長谷川式失智症量表」的創始人。這位治療過上百、上千名患者的專科醫師,在2017年的一場講座中,公開自己也罹患了失智症(嗜銀顆粒性失智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的報告,全球目前已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估在2050年,將會有1.39億人失智,罹患失智症的人越來越多。而正如長谷川醫師所說「年齡是罹患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隨著人類平均壽命逐年提高,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大增,這不僅僅是年長者的切身問題,同樣也是其家人們要面臨的課題,所以可以說,失智症幾乎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長年在第一線與失智症奮戰的長谷川醫師罹病後,從「專科醫師特有的角度」告訴大家,實際罹患失智症後內心所思、所感,以及身為患者「當事人」,由疾病中得到的領悟、想法。他誠摯地分享自己大半人生,不管是失智症診療、「以人為本」的照護理念,或者罹病後的生活改變、經驗、家人態度等,希望協助病友和其家屬,能更自在地面對失智症。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落實淨零碳排目標!北醫附醫、長庚、花蓮慈濟…各大醫院投入資源,新光為首家開辦永續專班醫療機構

維護地球的生存環境,不僅僅是國家級政策,更是全球性的重要議題。淨零碳排已是全球風潮,台灣也順勢而為,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推波助瀾之下,各大醫院紛紛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實踐ESG、推動淨零排放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己任,持續發揮影響力。

日期:2024-03-17

職場生活

搭郵輪日本環島!「移動式海上星級酒店」12晚航程感受輕奢華海上遊

名人千禧郵輪曾於去年11月推出「一日郵輪玩家」活動,開放遊客預約登船,參加一日遊開箱,十多位被抽中的遊客等候數月,今日終能登船參觀這艘擁有「移動式海上星級酒店」美譽的郵輪。

日期:2024-03-12

產業時事

晟德擬配息1.5元 連24年配發股利 展望今年益生菌事業強勢成長

晟德(4123)3月12日董事會通過配發股利案,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5元。該公司自2000年起已連續24年穩定配發股利,今年仍持續回饋股東。

日期:2024-03-12

產業時事

「只要你創業我馬上投資你5億!」三鼎生技董座歐耿良:當時我心想,他要不是騙子,就是家裡開銀行

他不僅是臺北醫學大學最年輕的院長,也是臺灣第一位非醫學背景出身的牙醫學院院長;同時將工程背景與醫學跨域整合,於2006年成功開發出臺灣第一支人工牙根品牌;也是醫學大學第一位榮獲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及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得主。在北醫大,時任主任的歐耿良帶領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進行生醫器材研發轉譯,包括3D生物列印,建立完整的生醫器材及生物性3D列印系統。這一項技術,讓歐耿良締造全國生技類最高金額技術授權案、國科會投資報酬率最高技轉案,也成為臺灣第一家從學界衍生的生物3D列印新創公司董事長。 跨足學界和業界的歐耿良,在學術研究、研發與技轉上的殊榮不勝枚舉,但坐在汐止科學園區、帷幕大樓辦公室內的他,談及創業過程,卻好似在講別人的故事般輕鬆,甚至淡然的說:「第一名或最年輕,對我來說那一頁已翻過去,已成歷史。」

日期: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