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50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特斯拉傳大規模裁員「最高2成」、3萬人一夕失業!產量下滑成藉口?Cybertruck也延後交車

今周刊編按: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15日發內部信致全體員工,宣布特斯拉將裁減全球員工人數10%以上,裁員的比例創下歷史新高,約有1萬4000多名員工將失業。馬斯克強調,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力,才做如此艱難的決定。美國科技媒體《Electrek》最新援引消息人士報導,受需求基本面打擊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 (TSLA-US) 向德州超級工廠員工表示,將縮短 Cybertruck 的生產班次,似乎正準備進行一輪裁員,與此同時也有多位訂購 Cybertruck 的民眾發文指原本安排上周末交車,但特斯拉近日告知因生產瑕疵問題必須延後交車,正式交車時間尚待特斯拉進一步通知。

日期:2024-04-15

投資理財

00940、00944、00946...ETF暴增,隱含什麼風險?指數基金之父:ETF是普通人的致富金鑰「拿來自殺也很好用」

編按:繼高股息EFT 00939、00940,引爆台灣股民申購熱潮後,群益投信再推出代號為00946群益台灣科技高息成長ETF基金,以「高股息」與「成長性」都要為號召,將於4月22日開募。而野村趨勢動能高息00944也即將在4/22~4/24開放募集,00944追蹤的指數是「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指數」,採用「股利指標」外,還加入全球投資圈採用的「動能指標」。如今,全球投入被動投資的資金已經超過二十兆,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被動投資正以無數微小但重要的方式,重塑市場、金融,甚至資本主義本身。然而,這個造福無數投資大眾的致富金鑰,也不是沒有潛在危險,就連一些指數型基金和ETF的支持者都開始憂心忡忡:隨著這些投資工具日益膨脹,不僅造成市場不穩、破壞投資產業,也讓權力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從而影響公司治理乃至國政——大家都不樂見這樣的後果。

日期:2024-04-11

投資理財

美國打噴嚏,全球都感冒

聯準會官員一段話讓美股重創的戲碼一再上演,往往第二天就反彈,所以只要出現這種因個人發言而修正,不要放過逢低搶進抄底的機會。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全球瞭望》葉倫訪中拋產能過剩論,美中貿易恐風雨欲來...油價飆破90美元,降息有得等了

美國財長葉倫任內二度訪中,她在正式行程首日提到,廉價的中國綠能產品,威脅到美國發展中的電動車和太陽能產業,拜登當局將出手保護本土業者。美國斥資數兆美元支持本國乾淨能源產業之際,葉倫卻要中方縮減工業補貼,這讓她此行充滿挑戰。而華府要求中方減少出口過剩產能,恐怕讓雙邊貿易的緊張再次升溫。

日期:2024-04-07

職場生活

富比士最新富豪榜出爐!台灣最有錢林百里、華人NO.1黃仁勳⋯他蟬連2年世界首富

今周刊編按:美國《富比士》(Forbes)周二(2日)發布第 38 屆全球億萬富豪榜,法國奢侈品品牌巨頭 LVMH 集團執行長阿爾諾家族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首富,輝達(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則躍居華人首富。廣達電腦集團董事長林百里排名第190,成為台灣首富。

日期:2024-04-04

投資理財

印度國會大選四月登場 有望助攻股市開噴 印股創新高後拉回 重啟漲勢時間軸曝光

印度股市於今年三月初改寫歷史新高,迎接即將到來的大選行情,法人看好六月前還有望強漲一成。中長期來看,供應鏈移轉、消費升級等利多持續發酵,將引領印度股市維持成長動能。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金融海嘯險滅頂 一三二年企業龍頭敗部復活 奇異度過生死風暴 分拆三公司喜迎新生

由愛迪生創立,發明電燈、冰箱、發電廠,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的奇異,是「破壞式創新」企業的老祖宗;經歷生死挑戰,奇異再度重獲新生,寫下永續企業的新篇章。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他們曾是永續後段班,如今讓全球最嚴格碳揭露主考官按讚  產業龍頭零碳戰

(今周刊1424)一家是台灣指標的碳排大戶,一家是多年來被批評環境資訊不透明的電子代工大廠,曾是台灣永續後段班的他們,如今卻獲得全球最嚴格的碳揭露組織肯定,他們做對了什麼?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全球瞭望》日相岸田將親訪台積電熊本廠 日半導體能東山再起?

據《共同社》披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最快會在4月6日參訪台積電熊本廠,岸田此行在以經濟安全保障的觀點,展現日本官方支持半體體供應鏈的立場。日方以此做為重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宣傳。

日期:2024-03-31

投資理財

日股短線有過熱2風險,想蹭行情可從哪些ETF、基金下手?一表整理16檔年報酬逾45%日本基金

日本負利率時代告終,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卻未變,在總體經濟等邁向正常化的氛圍下,為日股帶來持續上漲條件,但學者提醒短線過熱,須留意兩大拉回風險。

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