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66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不要罹癌就裸辭 維持昔日生活很關鍵 癌後餘生 切記「吃睡」皇帝大

在台灣,癌症已蟬聯四十一年十大死因之首。所幸,隨著癌症篩檢及醫療科技進步,癌友擁有五年以上的存活率不再困難。但如何放鬆過正常生活,仍是許多癌友面臨的重要課題。

日期:2024-02-05

職場生活

寒流猝死!台北基隆2天10人、台中11人無呼吸心跳搶救…猝逝為何多在屋內「這3處」發生?

寒流發威,中央氣象署週二(1/23)發布21縣市低溫特報,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金門有6度以下或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低溫。根據過往經歷,只要氣溫驟降,猝死案例就會增加。據基隆市消防局統計,從1/22上午8時截至1/23上午8時止,共接獲5起OHCA(到院前無呼吸心跳)案件,送醫搶救均宣告不治。而北市內科OHCA送醫有6人,僅1人搶救回來,共5死,平均為80歲長者。台中市消防局統計,1/22零時至24時,共有11人因疾病無呼吸心跳送醫,最低年齡為30歲,最高為79歲;至於彰化縣消防局統計,自1/22上午8時至1/13上午8時,有57人送醫急救,其中93歲女性與76歲男性OHCA,是否因為寒流天冷造成,有待釐清。而高雄市消防局統計自1/20上午10時至1/23上午10時,共7件OHCA,其中男性5人、女性2人,年齡為47至85歲。但是否因天冷造成,有待釐清。

日期:2024-01-23

職場生活

36歲前議員候選人張惟晴癌逝…「4癌纏身」一年多勇敢寫抗癌日記,最後秀37公斤臉頰令人不捨

2022年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第五選區前候選人張惟晴,於2023年12月30日離世,享年36歲。家人在臉書上發出訊息與訃聞證實消息,張惟晴才在12/9發文自己只剩下37公斤,爸爸和她一起做瑜珈、還去買生日禮物給她。張惟晴是在2022年發現罹患卵巢癌,手術摘除後卻又在2023年4月發現子宮頸癌,勇敢接受化療卻仍不敵病魔驟然離世。張惟晴的家屬寫道:在這星光黯淡的日子裡,我們的心中充滿著無法言喻的悲傷,向您傳達我們家庭中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我們親愛的妹妹,我們心中永遠的寶貝張惟晴,已於民國112年12月30日,離開我們的世界,成為最可愛、最美麗的小天使,輕輕飄向天堂,成為那裡最璀璨的星。在她短暫卻充滿愛的一生中,惟晴以她的純真、善良與熱情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她的離去,讓天空多了一顆明亮的星,但我們的世界卻失去了一道光。

日期:2024-01-01

產業時事

再見2023!指揮中心解編、矽谷銀行倒閉、「習3任」後李克強驟逝…14件重要大事哪件印象最深?

回顧2023年,可說是跌宕起伏的1年。國際情勢方面,俄烏戰爭還未止息,年初美國上空出現中國間諜氣球,讓中美緊張氛圍再添增,習近平史無前例展開第三任期,周邊國家更是繃緊神經。資本市場方面,全球通膨陰影逐漸散去,美國聯準會結束升息循環,熱錢開始回流新興市場,去年一度跌破「萬三」的台股今年氣勢如虹,只差55點就「收復萬八」,台股加權指數更一口氣超越香港恆生指數,達成歷史里程碑。這些都是2023年的關鍵轉捩點,它的影響也將跟著我們一起邁向2024年。跟著今周刊一起回顧2023年的大事,哪些大事最讓你印象深刻呢?

日期:2023-12-29

職場生活

他善心開發罕病藥,20年後拯救未來外孫…MIT教授:金融非零和遊戲,創新商模為癌症醫療尋出路

癌症是目前全球死因首位,每年導致逾880萬人死亡,且人數逐年成長;而在台灣,癌症自1982年起即盤據國人死因第1名,僅2022年就有近5.2萬人癌逝,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位國人罹癌。儘管生醫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在醫療生技的開發上,卻因高風險而往往面臨資金斷炊的窘境,也延緩癌症醫療的相關進程。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及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日前受邀來台,他以「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如何運用金融工程與數據分析,提出創新的生物製藥商業模式,突破醫藥科研界的資金瓶頸,也為資金投資尋找新出路,讓更多新藥有機會問世。

日期:2023-12-29

產業時事

李善均被約談後輕生…面對2.4億天價違約金,遺書透露「沒辦法了」…為何說是被「社會性埋葬」

今周刊編按:南韓知名演員李善均日前捲入染毒案,週三(12/27)上午被警方被發現在車內輕生,享年48歲,消息令大批影迷感到震驚。根據韓媒報導,他的妻子、也是同為演員的田慧振也報案,表示李善均留下遺書字條後便離家出走的訊息。李善均生前曾出演過許多膾炙人口作品,如《我的大叔》、《寄生上流》、《咖啡王子1號店》等,然而他在今年10月傳出吸毒、外遇的醜聞,讓他愛家的形象重傷,即使最後證明體內沒有毒品反應,也難挽回過聲譽,不少代言遭到廠商切割,據了解,這些遭取消的廣告、代言違約金的金額高達100億韓元(約2.4億新台幣)。韓媒報導,李善均前一晚留下1張寫有遺書的紙條後就失蹤,外界好奇他最後留給妻子田慧振什麼訊息。原本韓國警方不打算公開,不過媒體仍追查到內容,李善均向結婚14年的妻子致歉,「束手無策」、「沒辦法,好像只有這個方法了」,表達走入末路的心境。李善均在文中說,妻子是他一生的摯愛,身後事就交由妻子處理,也因捲入涉毒案而必須賠償高額違約金而感到相當憂慮,向多年好友兼HODU&U娛樂老闆道歉:「廣告和電影的違約金很多,對不起」。韓媒《文化日報》也報導,和李善均關係不錯的同事私下透露,雖然他否認涉毒,但許多YouTube頻道和社群軟體鋪天蓋地擴大解釋,讓李善均感到相當痛苦。而他涉毒案其實案情尚未明朗,但李善均卻選擇先走一步,令人感慨。

日期:2023-12-28

產業時事

高血壓、糖尿病盛行率上升 兒童肥胖成公衛危機 搶救全民健康 社區營養師短缺難應援

人口老化、慢性病盛行加上疾病年輕化,台灣各年齡層國民都須從飲食根本,改善營養狀況。卡關四十年的《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終於三讀通過,這項立法,將為國民健康帶來什麼影響?

日期:2023-12-27

保險稅制

父母離婚孩子1人帶走1個,兄弟斷音訊40多年一見面就爭產:爸爸都我在顧,如何多分點遺產?律師提3大方向

近年來筆者處理不少關於遺產繼承、免除扶養義務......的案件,裡面都涉及到一個共同的事實,就是子女在父母親離婚後,就沒有再和沒有監護權(親權)的那一方見面了。而在若干年後,當這些親屬們,因為要處理一些法律問題,而必須再相見時,其中涉及的狀況,並不單只是「法律」就能處理好的。

日期:2023-12-19

職場生活

新冠病毒變不停,如何維持群體免疫?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大作戰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

產業時事

台灣「精準醫療」4大優勢!對症下藥讓患者不必嚐百草 國衛院多方合作強化軟實力 精準治療讓醫療資源最大化

近年全球「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產業快速發展,透過科技化的基因定序,讓醫師能對症下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造福更多病患。2021年,台灣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選為「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亞太區第2名,顯見台灣已乘上「精準醫療」的航空母艦,走入偉大新航道。

日期: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