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8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重電」大軍升火待發!中興電EPS翻倍、士電、華城股價飆升…謝金河:台灣產業正默默蛻變

2023年,每個產業的位置都不同,像筆電,資通訊產業,半導體等都面臨嚴峻的去化庫存壓力,巨大等自行車產業要求供應商延票,但今年全球的軍工產業一定沒有庫存壓力,台灣今年產業最明朗的是種電產業,不管是風力發電,太陽能,到所有輸配電的產業,今年可能在全台電力建置下,成為最亮眼的產業。

日期:2023-02-02

產業時事

我是守舊的人、現在已是極限!Toyota社長豐田章男在位14年決交棒,為何是豐田翻新篇必要之舉?

今周刊編按:Toyota社長豐田章男宣佈將卸任,於4月1日轉任會長,由現任品牌長、長年來領導高級車品牌Lexus的佐籐恒治接棒擔任社長。豐田章男曾說,現在是汽車產業百年一遇的變革時代,這次間隔14年的換帥,便是為了讓向來保守、慎重的他們,能更快速地推動革新腳步。接任豐田社長的53歲佐籐恒治非常熱愛汽車,他甚至買了《頭文字D》AE86,自己拆解改造中...。他在直播中說,希望能當一位繼續造車的社長~~他對技術開發的熟稔,加上對汽車的熱愛,讓他破格受到豐田章男的青睞。

日期:2023-02-02

產業時事

「台積電沒了,很多產品都無法生產」...看護國神山到國外設廠,他喊話美、日:當股東才能雙向互惠

根據《財訊》報導,台灣與日本50年前斷交後,雙方仍互動頻繁,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有許多成果。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12月11日特別舉辦了「台日關係永續論壇」,回顧並展望雙方的密切關係。近期台積電到日本設廠和「台灣有事」的議題,在台、日兩地都引起關注,成為論壇內容的重中之重。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在開幕式中指出,「台日友好」已經是雙方人民的共同語言,每逢災害時都互相伸出援手。日台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也指出,經歷風風雨雨的50年,在先進們的辛勤努力下,台、日建立了今天良好的關係。

日期:2023-01-09

產業時事

僑委會推「秘密武器」!各國經商環境、技術產學合作項目、僑台商會員名錄在這裡通通能查到

僑務委員會(以下稱僑委會)將建置「僑台商產學合作應用資料集」網站,拚讓新系統更加「接地氣」,且提高使用意願,僑委會28日舉辦座談會,邀請台商會、媒體、學研單位等各界代表出席集思廣益,提供意見及建議,完善新網站功能。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綠色生活向前行

淨零是攸關人類生存的一役,不止能源、產業要轉型,生活與社會也要轉型。國際能源總署指出,2050年前行為改變的減碳量可占總減碳的16%,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表示,需求端的減碳可減少40%到70%溫室氣體,從源頭減少使用,讓永續走入生活,你我同行、達標淨零!

日期:2022-12-21

投資理財

達人選股 指數站穩年線上攻才是時候 大盤反覆測底莫急 Q2瞄準好股

專家認為,台股在下彎年線尚未走平、沒站穩年線上攻前,都視為空頭循環下的跌深反彈。不過,明年即使整體環境不佳,對有獲利、有故事的公司來說,反而提供了絕佳的獲利契機。

日期:2022-12-21

產業時事

全球富豪一致看好,「這領域」5年內藏有最大獲利良機 瑞銀調查:億萬富翁資金正悄悄轉移

瑞銀集團(UBS)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超級富豪們正在押注能源前景,認為該領域未來五年將提供最大獲利良機。

日期:2022-12-19

產業時事

中國鳳梨酥太難吃?為何想要台灣配方 網揭關鍵:比起鳳梨,他們更想知道1內容物比例

台灣多項食品遭到中國無預警暫停輸入,要求補件提供食品成分占比,食品藥物管理署12/13也證實確有此事。由於涉及商業機密,「佳德鳳梨酥」拒絕補件再註冊並表示「深耕台灣,做好優質糕餅才是經營目標」大獲好評;對此,有好奇的網友詢問,中國鳳梨酥是有多難吃?還是台灣鳳梨酥強到連對岸都想耍手段拿到機密配方比?

日期:2022-12-15

產業時事

桃園推動淨零碳排能源轉型 發展重心由廢轉能

氫能發展是國際高度重視的能源議題,目前全球已有17個國家公布發展策略,20多國更公開承諾將訂定氫能策略。在我國,也將建構產業及運輸所需無碳燃料供應體系、提供氫氨與生質燃料,做為邁向2050淨零的重要能源轉型策略。而擔任國際組織ICLEI全球生態物流社群主席城市的桃園市,在面對工業城市須兼顧永續發展平衡的課題中,望見氫能發展的挑戰與機會,現正大刀闊斧推動發展。

日期:2022-12-15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1204精選個股:長期具新能源的市場題材,且兼具高現金殖利率,評價明顯偏低,法人目標價潛在空間近40%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