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74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回顧2021年房市,漲幅好殘酷!15行政區1年漲逾3成,雙北僅有1地入榜

2021年即將成為過去式,回顧過去一年,房市價量的兇猛漲幅仍是市場熱議焦點,政府雖然陸續推出打房措施,但對於今年抑制房市價量的成效,恐怕仍需時間發酵,目前看起來成效尚未浮現。有房仲業者公布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七大都會區的成交資料發現,除了雙北地區以外,其他五個都會區近一年漲幅高達18%至28%不等。若拉長時間區間至三年觀察,更可發現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都有3成以上的漲幅,且主要漲幅都集中在今年,可見房價漲勢兇猛。

日期:2021-12-21

產業時事

挺政府打炒房不打房!永慶房屋捐助成立「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產官學攜手促進居住正義

近期陸續傳出「排隊搶買房」的奇特現象,高房價再度引爆民怨,除了政府積極祭出一波波精準打炒房,而不是打房的政策,企圖遏止不當炒作,這住不起的島,回不了頭的房價怎麼救?也促使產官學者整合力量,由永慶房屋捐助的「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在12月8日宣布成立,將透過各項調查與研究計畫,建立起產官學合作的平台,盼能匡正市場秩序,促進居住正義,創造公平社會。

日期:2021-12-20

投資理財

50年首見!蛋白區翻轉,包辦前10大漲幅行政區…全和這4因素有關

根據五大房仲業者公布的11月房地產買賣成交量,發現上月的交易量仍延續幾個月以來的買氣,雖然在部份業者的統計中,有呈現量縮的情況,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約有3%到21%的成長,顯見房市買氣持續維持高檔。

日期:2021-12-01

投資理財

買房前注意!「斡旋契約」、「要約書」有何不同?

隨著房地產交易市場近期漸趨熱絡,有不少年輕族群、首購族開始積極看房,希望能購得一間舒適的住所。而在看房子的階段,如果看到滿意的物件,許多人選許多人會選擇利用斡旋契約或要約書來向屋主表示購買的意願,並請專業仲介居中協調,讓雙方價格達成共識,但是斡旋契約與要約書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差異?

日期:2021-11-30

投資理財

小宅熱賣行政區第一是北市中山 第二名竟不在新北 緊追在後的是桃園這一區…

近年來房市熱度持續不退,價格節節升高,有不少想買房的民眾都以小坪數、低總價的小宅為目標。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國25坪以下小宅從2018年第二季起至2021第二季,連續13季的買賣佔比超過4成,小宅已成為國人購屋新趨勢。房仲業者對此表示,除了與小家庭、少子化、高齡化等社會結構型態轉變有關外,許多想購屋的民眾受限於預算、總價及自備款考量,只能縮減購屋坪數,降低買房負擔,讓具有低總價、低自備款特性的小坪數住宅為購買的首選商品。

日期:2021-11-12

投資理財

投資客嗨翻! 台積電認了高雄設廠 楠梓房價再次「聞積起舞」有望?

台積電昨(10)日在重訊中宣布,將在高雄設立7奈米及29奈米製程晶圓廠,這讓傳聞已久的市場訊息獲得證實,也讓原先看似成交量已降溫的高雄楠梓、岡山等鄰近區域房市,再次後市可期。

日期:2021-11-10

職場生活

強強聯手》台塑公主現金買樓的下一步?竟是攜手郭台銘進攻新藍海!

台塑生醫繼9月砸下5億元現金,買入士林二戶豪宅、打算用來設置健康管理中心後,這家由王永慶三房次女王瑞瑜所領軍的公司,今(4)天再宣布,將攜手鴻海集團,進攻遠距運動商機,雙方甚至要把這門生意,向全台建商推廣。

日期:2021-11-04

投資理財

通膨讓房價掉不下來 10月房市交易熱絡靠首購族撐盤 專家提醒:小心價格暴衝區

房市熱度持續不減,根據房仲業者統計10月的成交量資料,發現無論年增及月增都有幅度5到10%以上的增長,顯見仍有不少人選擇在此時置產。業者也指出,市場買氣仍以首購為主,總價700至1500萬元產品,成交比重較上月攀升,換屋市場則受到央行政策影響,交易佔比略為下滑。

日期:2021-11-01

產業時事

「如果公司做得好,我何必接班?」王永慶外孫光環太沉重 簡民智救火接大眾投控 曾連5天無法入睡

背負著王永慶外孫的身分,大眾投控總經理簡民智,臨危受命接班,在歷經關廠、裁員、轉型之後,今年終於展現亮眼的成果,也讓外界看到這位企業家新生代的能耐。

日期:2021-10-29

投資理財

建商拚插旗,前十名中有三個台中的行政區!為何建商最愛在台中買地?

近期房市再現一波熱潮,在928檔期的推案量也相當驚人,又因為房價持續攀升,讓部分有購屋需求的民眾抱持觀望心態,期待找到理想中的物件時,能夠把握機會購入好屋。不過,除原本熱門房市交易區域外,有房仲業者統計建商熱門購地行政區,發現前十名行政區中,台中市有3個行政區上榜、桃園市2個、台南市2個、高雄市、新北市及新竹縣各1個。

日期: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