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2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給下一代最好的家園 2020年六都永續城市調查:「這城市」奪冠 執行力高、 民眾很有感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已經成為國際間共通語言。」經常參與國際交流的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發現這兩年新趨勢:象徵「永續發展」的指標——SDGs,是熱門關鍵字,更是城市新顯學!

日期:2020-10-14

產業時事

預約10年之後

回頭來看,才發現這真是一趟不小的工程。

日期:2020-10-14

產業時事

給下一代最好的家園 2020年六都永續城市調查:「這城市」奪冠 執行力高、民眾很有感

永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大城市的共同目標。為了落實永續發展的理念,《今周刊》針對六都進行調查,檢視各都的數據指標、民意調查,以及對SDGs的重視程度,並進一步了解六都對永續發展的推動現況,希望能從政府、企業、人民三方合作的故事中,看見屬於台灣的永續城市

日期:2020-10-14

財經時事

「二〇二〇臺北永續未來願景論壇」登場

臺北匯聚蛻變轉型能量 勇敢面對永續發展挑戰

日期:2020-09-30

產業時事

桃園市發表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自願檢視報告(VLR)

桃園市政府已完成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簡稱VLR),鄭市長文燦於2020年9月23日透過亞太社創高峰會晚宴親自正式對外發表。桃園市VLR納入了288項亮點施政計畫、59項評估指標,向國際展現永續發展上的務實與視野,並據以作為施政的綱領,為市民打造美好且與世界接軌的永續城市

日期:2020-09-28

財經時事

「永續發展 臺北市2020自願檢視報告」出爐 因應後疫情時代 接軌國際 邁向宜居永續城市

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人類生活環境,為凝聚國際推動永續發展的決心與共識,臺北市環保局今(15)日舉辦「2020臺北市氣候行動國際論壇」,許多美日歐及國內專家學者熱情參與,共同為永續發展努力,並首次邀請到歐盟氣候行動總署司長級代表,透過影片分享後疫情時代歐洲推動綠色新政的做法。此外,臺北市也正式發表「2020臺北市自願檢視報告(Taipei City VLR)」,相較去年,新增教育品質、性別平等、就業與經濟成長及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等4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首度將防疫作為扣合聯合國SDGs,將SDGs作為後疫情時代轉型的驅動力,向國際分享北市如何因應疫情,持續精進永續目標,邁向宜居永續城市

日期:2020-09-16

財經時事

「2020臺北永續未來願景論壇」發表能源政策、循環城市白皮書 柯文哲:勇敢面對永續發展挑戰 創造無限可能

面對氣候變遷、暖化加速等挑戰,節能減碳、循環經濟已成為全球領先城市施政的共識,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於今(11)日,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0臺北永續未來願景論壇」,由臺北市長柯文哲、產業發展局林崇傑局長與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唐凱琳、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譚敬南、澳洲駐台辦事處代表高戈銳、德國在台協會副主任田娜拉、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長王人謙等人共同揭開序幕。論壇一開始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林崇傑局長進行大會主題報告,分享「臺北市循環經濟與能源政策推動報告」闡述臺北積極擘畫的永續行動,再由多位國內外循環經濟領域的專家、領先企業分享當前循環經濟的趨勢與創新實踐的經驗,帶領各界從城市治理角度出發,思考環境與經濟雙軌前進的無限可能。

日期:2020-09-12

財經時事

Circular Taipei 打造城市循環鏈 臺北市躍升全球宜居永續城市之列

二〇一九年西班牙比斯開省舉辦的第一屆「全球繁榮與包容城市獎」,臺北市在一一三個評比城市中位居第六,是亞洲最佳名次,這都歸功於臺北市多項永續發展行動,並優先導入循環經濟理念之前瞻性政策作為,擠身世界領先群行列。

日期:2020-09-09

財經時事

推動環境教育、實踐世代永續,教育部邀跨部會展開環境聯合倡議

2020年不僅是地球日50週年,更是臺灣環境教育推動30週年,也是環境教育法立法通過10週年,為了實踐世代永續,教育部特別邀請跨部會一起參與環境聯合倡議活動,期許帶領學校朝向「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環境教育」大步前行。

日期:2020-09-08

產業時事

永續不只是環保議題,它與經濟不對立!蔡其昌:推動永續發展,我們最容易犯的錯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不解決根本問題的謬誤行為,其實不論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很常常犯這類錯誤。原因很簡單,現代社會的高度專業分工雖然有助責任劃分跟造就技術進步,卻也形成框架的侷限,就像頭痛可能是來自於消化系統,所以必須要改善飲食生活習慣才行,但是飲食生活習慣又是來自於某社會變遷原因,這就已經超脫醫學能單獨解決的能耐。

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