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206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產業時事

14家金控明年想拿老本配息,得先過4關好難…600萬存股族怎辦?股海老鳥:這樣做更好賺

今周刊編按:600萬存股族要注意了!金融股一向深受存股族喜愛,不過金管會周四(10/19)宣布新規定,未來必須符合資本結構、資本適足率、財務健全度、財務結構及槓桿度等4大項,才能動用公積來配息。以今年半年報來看,竟然沒有1家金控符合。台股周五(10/20)開盤即一路走低,金融股受此可能潛在的利空,整體金融類股表現也是疲弱,包括中信金(2891)、永豐金(2890)、兆豐金(2886)、元大金(2885)、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等金融股,跌幅一度皆超過2%。資深分析師建議,存股族可能要改變策略,別期待賺股息,而是要用手中金控股賺價差,價差報酬率會遠大於股息收入。

日期:2023-10-20

產業時事

做足溝通 讓漁民環境改善、地主收益跳增 七股志光漁電案場 三贏給你看

志光能源在七股打造的漁電共生指標示範案場,經由層層溝通,破除地方疑慮。不過,即使推動過程平和,全案建置完成仍耗時五年,漁電共生面臨哪些挑戰?

日期:2023-10-18

產業時事

台積電龍科建廠告吹,王美花:擴廠要土地幫到底!國科會點4大園區都OK,桃市府還留得住?

台積電(2330)規劃在竹科龍潭園區三期興建1.4奈米製程晶圓廠,後遭居民抗爭,最後宣布放棄建廠計畫。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二(10/17)強調,台積電未來若有擴廠需要,政府一定會協助,也會在尋找土地及水、電等部分全力配合。桃園市政府也強調會盡一切努力,將台積電現階段考量不進駐的因素排除,也會積極盤點境內符合台積電需求的工業用土地。不過桃市府也坦言,用地取得是過程中遇到最大困難,「部分在地居民」對自身土地被納入擴建計畫中,表達相當強烈意見,因此至今仍未獲得共識。國科會則是發出聲明,包括已經奉行政院核定推動中的台中園區二期擴建、橋頭園區、台南園區三期擴建及楠梓園區等新設或擴建園區,都可以容納半導體產業進駐。

日期:2023-10-18

投資理財

【2023房仲推薦】數位轉型時代下,信義房屋如何突破重圍領先業界?

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究竟房仲業者該如何突破重圍,成為眾多佼佼者中的領航者?而房仲推薦中,又有哪一家的房仲特別值得民眾的信賴?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信義房屋如何透過真實的房仲案例,成為大家爭相推薦的房仲品牌吧!

日期:2023-10-16

投資理財

新北建案30戶全賣光卻爆「造假騙容積」 10樓建案要砍3層!民眾買房後傻眼:未來恐無法入住

新北市中和建案「華鋐晴晨」今年9月完工,在興建前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容積移轉30%,但因建商申請時送審書圖資料造假,在房子蓋好後被檢舉,城鄉局查證後確認條件未達法定標準,撤銷原核准,使得原本10樓的建築必須縮減為7樓。民代認為,市府應更謹慎把關。

日期:2023-10-15

產業時事

內幕揭露/NCC不知中嘉股東「大風吹」?三立、萬海踩紅線爆「5大爭議」,誰在幕後主導全局

中嘉是台灣第2大有線電視系統商,4年多前,郭冠群打敗眾多出價者買下中嘉,同時喊出「10年不退場」的承諾,如今卻傳出上層股權易手,又引爆多項爭議。

日期:2023-10-12

投資理財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14家金控前9月獲利出爐,有7家賺贏去年、只有它虧損,一文看金融股表現

14 家金控 9 月獲利出爐,因為股利高峰期已過,且工作天數較少,僅 2 家金控單月獲利逆勢較上月成長。累計獲利來看,去 (2022) 年 9 月開始,防疫保單理賠開始侵蝕壓低去年基期,而今年擺脫此陰霾,14 家金控與去年同期相比,不但已在上個月累計獲利轉正成長 1.82%、且超越去年全年獲利。在去年 9 月表現又不佳之下,今年前三季獲利達 3394.38 億元,同比年成長幅度已拉到 8.3%,隨著去年第四季每況愈下,接下來若無意外黑天鵝,逐月的年成長幅度可望愈拉愈大,且有機會挑戰歷史次高、突破 4000 億元。

日期:2023-10-12

產業時事

2023 WIW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 活動圓滿結束

年度規模最大金融盛會「WIW世界投資者週(World Investor Week)」10月2日起於全球各地隆重展開!台灣由十大金融主管機構主辦,為期五日,於金融研訓院舉辦。論壇邀請各界理財投資知名講師,年度主題以「韌性x數位x永續 共創投資與財管新未來」展開多場次的論壇及演講。

日期:2023-10-11

產業時事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邱羽凡專文推薦《滿意的話,請給我五顆星!》:「星級時代下,勞動力商品化的極致悲歌」

「職場消失的時代來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運算等資通訊科技的崛起,將社會帶向網路、手機無所不在的數位時代,生活已無處不可「平台化」,消費者登入平台下單即可購買「真人」提供五花八門的服務,平台上的工作者盡所能讓自己看起來充滿吸引力,以便成功將自己兜售出去。

日期:2023-10-11

產業時事

被爆幫華為做晶片「整個廠區都台灣工程師」 經部調查最高罰2500萬!4大廠喊冤聲明一次看

彭博點名四家台廠協助華為蓋廠,經濟部態度急轉彎,從日前指出初步了解是低階工作,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卻改口說,經濟部近期將啟動相關調查,請四家公司來說明,若營業項目不符,最高可罰2500萬元,還預告科技部近期將針對台灣關鍵技術,公告更較強的管制。她指出,「這部分是台灣的措施,國際管制怎麼管,台灣就應該怎麼管。」

日期: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