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0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航運股歷經「大風大浪」,下半年怎麼看?陽明總座:維持運價高檔,營運樂觀可期

航運股從七月以來,由於多空因素夾擊,讓股價掀起一陣大浪,像是陽明(2609)在7日盤中到達234.5元的歷史新高價以後,後幾個交易日接連大跌,股價在14日一度下探159元,短短5個交易日的波段跌幅一度高達3成2,而今(19)日陽明走勢則是開高走低,終場以188元平盤價格作收。 不過,這樣的大風浪仍無損航運股的人氣,股價開始緩步上揚,而成交量能也始終名列前茅,今(19)日陽明舉行線上法說會時,展望未來航運景氣,仍可樂觀看待。

日期:2021-07-19

產業時事

金融脫鉤》狂總統草率揮軍 投資禁令至今未上路 拜登對總市值26兆中企出手 新版黑名單威嚇效果加乘

美國前總統川普是在去年十一月十二日發布投資禁令,編號「第一三九五九號行政命令」,下令美國人不得投資三十一家「中共軍企」,並在十二月初將名單增至三十五家。而禁令之下的「海嘯第一排」,也就是可能會讓美國投資人狂踩投資紅線、並讓自己恐被安上「串謀違規」罪名的全球各大指數編製公司,則約莫是在十二月中旬開始回應川普命令。

日期:2021-07-07

投資理財

有「債」在身真的很可怕嗎?同樣都是借錢...有錢人卻靠這思維讓錢包越變越厚

你是怎麼想「債」的呢?為什麼同樣都是負債,有的人老是被錢追著跑、喘不過氣,有的人卻是老神在在、錢包越變越厚?

日期:2021-06-21

產業時事

最脆弱兒童的吶喊:「不要再破壞環境!」氣候變遷加劇兒童受暴

談到「氣候變遷」你會聯想到什麼?乾旱、暴雨、北極冰融等等,這是台灣多數人對於氣候變遷的認知,如果要說有感,應該是今年五月豐水期沒下雨,造成生活諸多不便、六月初暴雨,造成多處淹水;不過,對於最脆弱的兒童來說,「氣候變遷」不只是天災,而是會危及生命,因為許多小生命來不及長大,就算好不容易長大也會受到各種剝削與暴力威脅,甚至為此犧牲生命。

日期:2021-06-21

產業時事

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

產業時事

林佳龍該下台嗎?他在美國政府工作14年,點出台灣政府扭曲現象:專業變花瓶

3月25日,蘇花事故發生後,林佳龍宣布:「蘇花事故同車廠車輛,即日起暫停營運,全面進行安全檢核!」

日期:2021-04-07

財經時事

鴻海最大中國對手股價腰斬 市值蒸發700億台幣! 謝金河:被美國盯上後 投資人該小心了

立訊股價腰斬:紅色供應鏈拉警報!

日期:2021-03-28

產業時事

讓專家眼中的妄想成事實!從基隆河洪澇治理學管理:「曹沖秤象」能解決大問題

近日在台灣管理學會的聚會場合中,與台管會創會理事長、立法院游錫堃院長,和現任理事長、經濟部黃營杉前部長談話,席間聊起近日中南部旱象問題,話題旋即轉到當年游院長出任行政院長期間,推動完成的員山子分洪道工程,讓日後基隆河下游、汐止一帶解除頻繁的洪澇之苦。

日期:2021-03-24

財經時事

鴻海拿Fisker大單!這家股價漲贏特斯拉的公司 創辦人是何方神聖?

「Fisker公司成立的宗旨,就是要打破傳統汽車的藩籬。決定和鴻海公司攜手推動『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2月24日,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集團與美國電動車品牌廠Fisker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預計未來每年鴻海與Fisker共同製造25萬輛電動車。

日期:2021-03-19

投資理財

月薪10幾萬嘆買不起房,人生勝利組淪下流社會!「囤房稅」救不了高房價,解方在「租屋族」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了許久,原本是高階主管的他,月薪十幾萬,出入有公司配車和司機,想當然爾是人生勝利組。結果為了要把媽媽接來住,想換個大一點的房,打聽了一下,同社區都一坪60萬了,算了算自備款和未來的房貸,頓時覺得自己墮落下流社會。

日期: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