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職場生活

「穿心颱」太聳動 氣家專家:路徑預測圖被錯誤詮釋

白鹿颱風本周末可能侵襲台灣,但氣象專家對部分媒體過度解讀颱風路徑,十分有意見。吳德榮說,昨天下午氣象局的路徑潛勢預測圖,中間那條線通過花蓮,就被刻意說成「穿心颱」,其實模擬路徑分布從北部海面至台灣南端近海;賈新興也說,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能提供預測颱風路徑的可能機率分布,但不是預測單一的解,因為就科學理論來說是不可能的。

日期:2019-08-22

保險稅制

台灣需要這兩種「沙盒」

沙盒不但可以用來創新,也可用來舊制翻新,台灣經濟在很多方面落入「為進步之名而進步」的死循環,需要「創舊沙盒」解套。

日期:2019-07-24

財經時事

醫院靠達文西手術A錢?肺癌名醫回應了!

健保署以大數據分析醫療院所「達文西手術」申報資料,發現有醫院執行「達文西手術」,疑似一邊向病人收取18萬至20萬不等的自費手術費,卻又申請健保給付,涉「兩頭賺」的案件高達7810件、金額達3.5億元。

日期:2019-04-16

幸福熟齡

過度醫療:執行手術淪為醫師的高收入來源?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4-08

保險稅制

薪資所得計算二擇一 上班族這樣報最省荷包!

五月報稅季即將到來,今(2019)年報稅除了有綜所稅稅率調整、股利所得課稅新制、調高扣除額標準、調整基本生活費保障,以及放寬健保費列舉扣除要件等5大新規定之外,與上班族最相關的「薪資所得計算」也有重大的變動,即從現行定額扣除的單軌制,改為雙軌並行,新增「核實減除」方式,預定2019年1月1日起實施,2020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適用。

日期:2019-03-20

投資理財

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幾歲不是重點,「能力」才是關鍵!

很多人不到 60 歲就想退休,因此先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 在幾歲之前一定要退休,但這個想法若不配合其他的條件,其 實非常不切實際。

日期:2019-03-14

產業時事

擺脫美國科技戰 兩岸半導體籌組新聯盟搶奪自主權

台灣RISC-V聯盟昨日(3/7)正式成立,這個由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理事長黃崇仁倡議,並結合國內力晶、智成、神盾、晶心、聯發科、力積電、力旺、嵌議等企業,還找來中國RISC-V聯盟理事長、上海芯原微電子董事長戴偉民站台。

日期:2019-03-08

財經時事

過度醫療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2-26

保險稅制

2019年財經生活新制總整理!

2019 年就要來了,明年起全體勞工的基本工資、勞保怎麼調?誰被政府加稅加薪?都將攸關全民的荷包,就連繳稅、交通甚至醫療都有新制變革,《鉅亨網》整理 2019 年財經生活新制,與民眾息息相關。以下為各項新制要點:

日期:2018-12-29

職場生活

檢舉交通違規「實名制」 明年元旦上路

近年來交通違規檢舉事件漸增,但因不少民眾採匿名檢舉,造成執法機關查證困難、引發糾紛,為此,交通部決定自明年1月1日起採行「實名制」檢舉,檢舉人須具名,並提供身分證字號以供查證。

日期:201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