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4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媽媽等很久,現在跟爸爸團聚了」港作家李怡畢生追求民主,用一句話總結自己人生⋯女兒憶父溫暖告別式

「爸爸是個很溫和、很有修養的人,現在他跟媽媽團聚了,我們感到很安慰。」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媒體人李怡的二女兒李小蓓,今天(22日)在告別式上弔念父親,父女情深的點點滴滴,感動現場與會者,不少人默默拭淚。

日期:2022-10-22

保險稅制

遺產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癌父把3千萬房過戶長子,4兄妹爭產葬禮形同陌路的悲哀啟示

遺產實務上,若被繼承人沒有預立遺囑時,遇到最多也最難處理的狀況,就是公平性的問題,因為很多老人家在生前,就會陸續移轉財產給小孩,尤其是在預知自己時間不多的時候,這種情況更是常見。父母移轉財產給小孩並沒有問題,但問題往往出在「不公平」,例如只有給其中某個子女,但其他子女沒有,又或是雖然各子女都有給,但之間的價值卻不等,而因為這種不公平,往往造成子女間彼此有心結,為日後分割遺產時埋下導火線。

日期:2022-10-21

產業時事

公益信託的今世與來世:迫在眉睫的信託法修法,如何讓公益信託實現目的?

立意良善的「公益信託」制度,近年卻有輿論質疑,這是有錢人的避稅方式、控股工具。而這些質疑是否真有理有據?未來制度又應如何完善,才能讓公益信託發揮積極功能,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功能?

日期:2022-10-07

職場生活

從不抱怨的乖員工,是「真聽話」還是「對你心寒」?一封辭職信啟示:為何適度抱怨才是好員工

每個主管都喜歡乖巧聽話、沒有怨言的員工。但完全沒有抱怨的員工,就一定是好員工嗎?還是是潛在的未爆彈?

日期:2022-10-07

產業時事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

投資理財

和大、中興電...市井股神郭勝曝低接布局「9檔私藏名單」,4大操作原則「獲利兼風控」

台股正進行「萬三」保衛戰,技術派操盤手是如何看待目前的盤勢變化? 在操作策略與選股訣竅上,又有哪些勝率較高的獲利模式,最能掌握跌深反彈的契機? 台股逆勢贏家們在此分享他們的布局盤算。

日期:2022-10-05

【劉大】散戶反直覺選股周報

【免費試閱】台指期逃命波時間拉長 靜待築底完成 散裝航運型態觀察

本文提供之訊息僅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9-25

投資理財

買中古屋要懂的修漏權益:她買30年老公寓2F懷疑樓上害自家漏水,鄰居卻拖著不給修...律師教你這樣做

熙雯剛出社會時就買了某公寓的2樓,雖然是屋齡30年的中古屋,但熙雯投入一筆資金重新裝潢後,看起來也跟新的一樣,讓她覺得當初用低價入手這個好地段的舊房屋,真是買對了。前陣子熙雯發現房屋內的浴室天花板、浴室門口至廚房門口天花板開始漏水,熙雯認為跟3樓的屋主天祥有關。於是熙雯上樓找天祥談漏水問題,經天祥也把3樓房屋檢查後,認為三樓房屋廚房冰箱旁的牆壁含水量很高,此水源應是自頂樓產生,因外牆漏水,造成3樓與2樓均有漏水現象。熙雯認為3樓房屋廚房冰箱旁牆壁含水量不高,水源應是從天祥3樓房屋浴室產生,因建物老舊,3樓房屋內浴室防水層及排水管老化破損,導致浴室用水時,水分會沿破損、裂縫處往下流滲至2樓房屋天花板,使天花板長期含水量增加,久而久之造成壁癌、油漆剝落,進而造成局部鋼筋外露、水泥塊剝落等漏水現象。熙雯希望天祥能夠先讓修繕師傅來3樓修繕,但天祥認為應該找頂樓的屋主一起談修繕費用,可是頂樓的屋主又剛好人在美國,無法聯絡。就這樣溝通好多次,拖著拖著,現在漏水現象已造成2樓房屋產生壁癌、天花板塌陷、水泥脫落、鋼筋外露生鏽、天花板及牆壁發霉,嚴重影響居住品質,熙雯精神痛苦不堪,又不知如何是好……。

日期:2022-09-21

職場生活

人在公司,心已躺平!不加班、不向上...「安靜離職」為何一夕爆紅引發無數年輕人共嗚?

你聽過「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嗎?近來該名詞在歐美爆紅,也帶起一股風潮,許多人都加入了「安靜離職」的行列。究竟安靜離職和一般的離職有什麼不同?這個概念又為什麼會在社群上風行?快跟著《DailyView網路溫度計》一起來看看吧!

日期:2022-09-13

產業時事

剛熬過缺電,成都、深圳又封城,中國經濟還要折騰多久?利多政策效果有限,恢復的關鍵在「它」

最近看到一篇題為《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的文章,引來不少討論。文章主旨是明清對外政策不應稱之為「閉關鎖國」,應改為「自主限關」,當時的政策主要是維護國家主權、防範西方殖民侵略的意圖。

日期: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