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投資理財

解密投資贏家的關鍵布局 2018飆股的長相

邁入二○一八年,哪些投資亮點最值得期待?《今周刊》特別針對30位本土、外資機構與投資贏家做調查,幫投資人掌握最值得布局的賺錢方向。

日期:2017-12-07

財經時事

多存錢比投資報酬率更重要!今年一定要看:20個非常重要的投資觀念

今年已經結束了,不論你去年的投資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你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了什麼?

日期:2020-01-03

幸福熟齡

過度醫療:執行手術淪為醫師的高收入來源?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4-08

財經時事

過度醫療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2-26

產業時事

黃仁勳造浪 AI手臂、 數位孿生…變部署熱點 直擊!科技業的智慧製造酷解方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手上的人工智慧(AI)魔杖,會掀起台灣智慧製造新一波狂潮嗎?

日期:2023-11-08

職場生活

權威觀點》主動篩檢 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十大名醫親授 早期防癌教戰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產業時事

一條6公里廊道,成Google對決微軟的一級戰區 舊金山直擊 最強AI聚落

(今周刊1385)場內,是重量級講者雲集、台下聽眾座無虛席的AI高峰論壇;場外,是明星級新創、獨角獸點點相連所串起的閃亮AI聚落。美國舊金山,一方被稱為「腦谷」的區域,關於生成式AI的各種未來想像,正在這裡提前塑形。

日期:2023-07-05

產業時事

工研菁英締造產業創新篇章

創新是疫後轉型的關鍵字,素有「工研院奧斯卡」之稱的工研菁英獎,2021年4項金牌得主,涵蓋臺灣優勢的半導體科技、電路板產業應用,以及深具潛力的植物新藥技術,都是跨領域創新的結晶,為臺灣下世代產業科技提前布局!

日期:2021-07-16

投資理財

股市高手 把一招變絕招的23個好習慣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顯示,大多數人每天40%的活動受到習慣所制約,為什麼一開始只要養成一個好習慣,竟如骨牌般,推倒七個壞習慣,連帶衍生出五個好習慣,讓一位股市常敗客,在三年內獲利超過一千萬元?且看八位股市高手如何靠著投資好習慣扭轉財富乾坤。

日期:2015-02-04

產業時事

禮讚創新 工研菁英

氣候變遷,旱澇交替,創新是瞻望未來的窗,好奇與想像驅動我們向前,勇敢探索未知、無畏無懼。49年來,工研人持續創新、敏捷應變,以科技研發,帶動一波波產業發展,邁向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的未來。

日期: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