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34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2
產業時事

漁獲量少近6成、魚種消失逾7成⋯海洋保護區無「法」管:企業以行動護海保地球,應加速海保法!

在422世界地球日前夕,《今周刊》1374期針對全臺灣海洋保護區現況展開調查,發現臺灣雖已設立47個海洋保護區,但因長期缺乏監管人員,再加上法源分散,變成權責混亂的多頭馬車管理,讓保護區淪為「紙上公園」。根據中研院長期監測結果,臺灣北部海域魚種近15年內,已從142種銳減至37種,相當於逾7成魚種消失,而沿海與近海漁獲量也下跌超過50%。

日期:2023-04-20

產業時事

嘉義屏東因地制宜,太陽光電點石成金 漁電共生變身科技業,綠電加值且創造多元就業機會!

從民生到工商,生活無處不需能源,從今年三月行政院頒布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中可以看出未來三十年台灣能源發展的重要規劃:能源、產業、社會、生活四大轉型,將是跨越時代與國界的巨型工程。臺灣以中小企業立國,城市、企業、人民之間互依互存,能源轉型將如何改變這座海島?鳥瞰各大城市的綠能產業如何帶動城市競爭力,便能一探究竟。

日期:2022-05-11

財經時事

台灣認證數居亞洲之冠 「永續友善」成新主流 傳產小公司轉「B型」 博碩士搶應徵

世大運甫落幕之際,「B型企業亞洲年會」接著在台中展開。就像選手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勇奪榮耀一樣,這些參加年會的企業,不論國內外,都追逐著相同目標──成為全世界最好的企業。

日期:2017-09-07

品味人生

秋嘗萬里蟹

秋風起,又到了吃蟹的季節。漁夫們辛勤捕蟹,頂著風、迎著浪,才有餐桌上的豐盛澎湃。趁著豐收,我們一起去北海岸的漁港看風景、買海鮮吧!

日期:2013-09-05

產業時事

災後找尋台灣農業轉型新契機

一場百年不遇的超級水災重創台灣農業,蝴蝶蘭產區幾乎全毀,阿里山高山茶、香蕉等農產品也損失慘重,損失總額逼近一百五十億元,名列史上第二大。不過,台灣應當利用水災重建,開創台灣農業的轉型新契機。

日期:2009-08-20

產業時事

中國恢復「福建赴馬祖旅遊」,觀光署長:樂觀其成!相隔2年禁令解除,批准台灣文旦柚「符合要求」輸入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率16位立委訪中國,週日(4/28)中國文旅部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並將在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直航恢復後,恢復福建民眾來台團客旅遊。至於金門部分,據透露,受到今年2月以來金廈海域衝突以及撞船事件影響,中國目前暫時不開放金門旅遊。對此,觀光署長周永暉回應,由於此事涉及小三通為陸委會權責,後續還要再觀察,但很歡迎中國民眾來台旅遊,鼓勵全面開放兩岸觀光。國台辦發出新聞稿表示,熱誠歡迎廣大台灣同胞多來中國旅遊觀光,體驗燦爛中華文化,感受中國發展變化,共享中國進步成果。此外,中國海關總署也表示將批准符合要求的台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入。

日期:2024-04-28

產業時事

3800億預算三讀,6000元就要發了!北北基桃3區通勤月票週四公布細節,陳建仁:一切越快越好

立法院院會週二(2/21)三讀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行政院將在週四(2/23)院會提出特別預算案,除有望讓現金6000元最快在4月發放,也預計將討論、通過北北基桃等三大生活圈通勤月票補助方案完整內容。行政院長陳建仁赴彰化縣參訪秀水鄉馬興社區發展協會時受訪表示,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疫後特別條例後,行政院會以最快速度提出特別預算案,在完備法律程序後,就能儘快發放每位民眾6000元現金。

日期:2023-02-21

產業時事

中國再禁台啤、金門高粱、黑松沙士,品項逾上百項!台商揭背後原因恐是「它」:聽說下周更多⋯

大陸海關總署以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近日再暫停我一批水產品進口,最新情況是,12月9日又新增一批被禁的台灣產品,還是有指標意義的台灣啤酒、金門高粱、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黑松沙士等 。據台商初步分析,一部分原因可能與註冊資料出現「中華民國」,而非「中國台灣」有關,「但情況太混亂,誰也說不清楚,聽說下周被暫停進口的還會更多」。

日期:2022-12-10

財經時事

廢鹽地成光電廠、環境與生態共生共榮,韋能能源致力綠電創生

極度炎熱的夏季帶來用電量的高峰,但也促成太陽光電發電量突破歷史新高。今年八月二十二日,太陽光電發電量555萬瓩,佔總發電量的15%,是核能機組發電量的2倍,且在後續幾天持續突破發電量紀錄,正式宣告著綠電時代的來臨。在9/12的《今周刊》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光電場上,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光電是未來綠電的主軸之一,也是能源與產業轉型的關鍵樞紐。

日期:2022-09-13

產業時事

中國對台統戰力度日益漸增

自蔡英文總統於就職以來,中國多方恐嚇、干擾輿論並逐步加深對台影響力,不僅明確反對蔡政府施政方向,更試圖改善中國的形象,本文概述北京影響以及操弄台灣輿論的方法。

日期: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