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56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中國電動車一哥」比亞迪PK全球霸主特斯拉,有如三星戰蘋果? 他說問題不只市值差遠了

比亞迪與特斯拉,好比三星與蘋果:前者致力垂直整合,後者專注作業系統與軟體。若參考智慧手機的市場態勢,特斯拉市值是比亞迪的數倍,並非難以想像。

日期:2022-07-20

產業時事

台灣的數位貨幣戰略在哪?學習中國還是學習美國,央行電子幣往何去?

自中國元朝皇帝(大汗)以造紙科技取代金屬幣在貨幣的壟斷地位,八百年間「紙鈔=現金」這種升級版的貨幣概念獲得全球化傳播,形式亦少有改變。這讓我們想到【馬可波羅遊記】裡面的威尼斯大商人,對於「紙鈔」這項創新他提到:「大汗命人將桑樹的皮剝下,弄成漿糊制成紙,當作銀幣與金幣。官員在每張紙做的幣上蓋章,紙幣就這樣取得了貨幣的權力,沒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拒絕使用。」

日期:2022-07-18

產業時事

智慧農工 還綠大地

氣候變遷,旱澇交替,嚴重衝擊看天吃飯的農業,農村人口老化,無力負荷繁重農務,農業困境怎解?臺灣以科技外溢優勢,跨域整合、農工合作,做守護環境、還綠大地的淨零先鋒!

日期:2022-06-16

職場生活

AI把阿湯哥36年「死敵」聲音找回來 竟會種族歧視? 清大師生與美加團隊 意外揭露醫學隱憂

人工智慧(AI)也會搞種族歧視?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郭柏志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跨國研究發現,當採用先進的AI深度學習演算法,判讀X光片及電腦斷層掃描時,電腦竟能從這些醫學影像分辨出患者是黑人、白人或亞洲人,並影響判斷的準確率。科學家迄今還不明白,AI如何辦到的。郭柏志指出,醫界近年大量引進AI,研發醫療機器人、智慧診療、及醫學影像識別技術等,協助醫生更快速、準確地診斷,這本該是造福病患的好事。但這項研究也揭露當中隱憂,提醒大家要注意醫療倫理問題,並消弭引進AI智慧產生的醫療不平等現象。

日期:2022-06-09

產業時事

新工作型態興旺資安產業 ——兼論工業電腦廠廣積

今年以來,輝達、三星接連遭駭客竊取大量機密文件,並勒索贖金。資安龍頭Fortinet示警未來惡意軟體威脅將更猖獗,強化資安防護成了企業首要課題。

日期:2022-06-08

職場生活

阿湯哥36年「死敵」因癌症失聲 《捍衛戰士2》催淚大和解發聲全靠AI! 為何連郭董都超重視人工智慧?

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的鉅片《捍衛戰士:獨行俠》衝出超高票房,上周末在美國開映適逢為期四天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單是美國國內的四天票房就衝上1億6050萬美元(逾47億元台幣),創下阿湯哥所有作品的美國首映周末票房新紀錄。令不少觀眾窩心的是,36年前在電影第一集中成為阿湯哥最大對手的方基墨(Val Kilmer),雖因2014年發現罹患喉癌後無法正常說話,卻在人工智慧(AI)技術協助下,巧妙在本片中與阿湯哥對話,並演出大和解戲碼。無巧不巧,鴻海去年10月推出的2021年科技日虛擬世界中,創辦人郭台銘不僅以數位分身出現,還開口講話,郭董的聲音其實就是由AI製作出來的。在郭董眼中,AI是重要性很高的新世代技術,而鴻海在董事長劉揚偉領軍下,也在成立不到兩年的鴻海研究院中,設專責單位專攻AI。

日期:2022-06-02

產業時事

穩定幣暴跌網路泡沫歷史重演 ——兼論優質電子材料廠昇貿

近日穩定幣Terra跟美元脫鉤後,一路狂瀉,引發投資人恐慌拋售潮,堪比「銀行擠兌」。仍在發展初期的加密貨幣市場,類似90年代網路泡沫初期,存在高度投機性,投資前不可不慎。

日期:2022-05-25

產業時事

「幣圈的雷曼時刻」既是科技創新、又是金融詐騙 韓國科技金童引爆20兆虛擬貨幣大崩盤

LUNA崩盤,戳破虛擬貨幣炒作、違法吸金的金融詐騙。美國證交會主席高聲警告「大多數代幣都將失敗」,虛擬貨幣亂局如何收拾?

日期:2022-05-25

投資理財

UST市值崩9成、央行警告別碰...幣圈:套利反讓交易倍增,入金流量大到讓銀行「幾度喊停」

全球加密資產之一的UST近周市值崩跌逾九成,央行在臉書重批這恐是整體加密市場的「雷曼時刻」(Lehman moment),並引用國際輿論警告國人莫亂入龐氏騙局。

日期:2022-05-16

財經時事

從俄烏戰爭看台灣》資訊零碎、社交媒體餵食觀點…假消息無所不在,是認知作戰的一環?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延燒至今已超過2個月,不只實體戰持續,在網路上也掀起一波虛擬戰爭,俄羅斯對烏克蘭不斷施以認知作戰的情況,早在實體戰事開打前就已然存在,而類似的場景也發現在台灣,如瑞典哥德堡大學曾在2021年的報告中指出,台灣是接受境外假訊息最頻繁的國家,且已連續蟬聯9年冠軍,這也代表中國對於台灣的認知作戰不曾間斷過。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日前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的電節目《數字台灣》上指出,來自俄羅斯的假消息,早在俄烏戰事正開爆發前幾周,就開始大量轉發,因此這次的戰爭不是只有實體戰,網路戰爭更早於實體戰爭開打。

日期: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