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3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4
職場生活

倪匡生前苦於皮膚癌「放棄治療」、腿上腫瘤一巴掌大:沒了味覺像死了9成…醫:8危險因子注意

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倪匡週日(7/3)離世,享壽87歲,他生前罹患皮膚癌,3年前出席講座時曾透露自己因為罹癌後,味覺退化,愛好美食的他就像「死了9成」,因此決定「放棄治療」、要病痛與自己同歸於盡。

日期:2022-07-04

產業時事

「刷卡1元」簡訊要當心!網購盜刷新手法出現…連刷8筆才被發現…如何判定是綁卡還是真消費?

詐騙新手法曝光!有歹徒假冒果農臉書小編,提供假的訂購網站引誘民眾提供信用卡卡號與一次性密碼(OTP),民眾誤以為自己是向果農買水果,但其實信用卡早已被歹徒綁定在第三方支付盜刷。金管會銀行局周二(6/28)表示,將請銀行公會研議,發送的OTP簡訊要讓民眾能分辨是被綁卡還是消費,也提醒民眾多留意「消費金額1元」的簡訊。

日期:2022-06-29

品味人生

拆了「奇萊北峰」標示牌還拍不雅照!他遭撻伐喊冤,太管處怒了擬罰3千、停權禁入山

編按:1名登山客拔起奇萊北峰山頂的標示牌拍照貼文,遭到網友撻伐。太管處週一(6/27)表示,已接到檢舉,會同太警隊調查,將要求賠償,並依公告事項開罰,並擬對其停權禁止入園登山。

日期:2022-06-27

【黃豐凱】籌碼精選雙週報

【黃豐凱】20220626籌碼精選雙週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6-26

全台防疫報導

我快篩陽確診康復卻得「長新冠」怎麼辦?9大症狀、長新冠門診怎麼掛、清冠一號如何吃「一文讀懂」

本土疫情未歇,許多人不幸染疫,有些康復者飽受「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所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多數確診者會完全康復,但有10%至20%的人會經歷各種中長期的影響。全球染疫5億人口中,有高達20%的人可能面臨長期新冠的影響。

日期:2022-06-12

投資理財

她放棄拜耳總裁大位、回到台灣這家小公司讓業界傻眼!周慧泉有什麼能耐,讓郭台銘願砸重金投資

辭去拜耳製藥全球生物科技營運總裁的職位,周慧泉轉戰陷入困境的全心醫藥;她有什麼能耐,她看到什麼機會,讓生技大老楊育民三顧茅廬延攬,讓郭台銘重金投資她?

日期:2022-05-31

投資理財

虧越多的股票,越砍不下手?曾慘賠到一毛不剩...操盤手18年血淚史:把面子還給市場,勇敢停損吧

扁蟲魚是誰?他和你我一樣,只是個沒有特殊背景的散戶。他的投資生涯一路見證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看著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見識過中國股市剛開始時的風起雲湧;他抄過B股的大底,逃過A股的大頂。他曾經在一年內把少少的本金翻到一百倍之多,卻在入股海的第十年,將資金慘賠到一毛不剩。慘跌重挫後,他也曾一度落魄喪志,是什麼讓他重振旗鼓,重回市場並再創佳績?每個慘賠到黯然離開市場的血淚案例,都曾經有過風光大勝的績效表現。正是因為勝利的甜美滋味,讓人輕忽了失敗慘輸的風險。因此,扁蟲魚在賠掉所有的本金後,重新思考了「風險」這件事。他說:「實際上我只要能避開致命的打擊,哪怕我那些獲利年份的報酬率驟降一半,我的財富擁有量仍要比現在好上很多,生活的起伏也會平緩很多。」

日期:2022-05-24

職場生活

輔以西醫治療打底,強化元氣、有效固本 中醫不藏私食補緩化療五大副作用

癌症治療中,常以「西醫治療、中醫調養」的內外結合等方式根除、消滅癌細胞,卻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中醫師根據五大副作用,傳授多道食補、舒緩化療不適。

日期:2022-05-11

品味人生

李秉憲一句話救他命!金宇彬流鼻血不止「竟是鼻咽癌」,醫揭7大症狀、哪些東西不能吃

編按:32歲韓國男星金宇彬5年前罹患鼻咽癌,全面暫停演藝工作,歷經2年治療康復,最近更以新劇《我們的藍調時光》重返螢光幕。韓國娛樂記者YouTuber李鎮浩日前透露,當初金宇彬發現罹癌,全因為影帝李秉憲一句話,也因此得以及早治療。李鎮浩在直播中表示,金宇彬早在2017年5月就開始出現流鼻血的症狀,本以為只是行程滿檔、工作太累,所以沒有刻意理會。但某次參加酒席聚會,與他合作過電影《偷天對決》的李秉憲看到金宇彬流鼻血,建議他去醫院檢查,這才發現罹癌,經過2年半鼻咽癌治療,終於在2019年病癒復出。金宇彬發現罹患鼻咽癌時僅27歲,若能及早治療,早期(第一、二期)五年存活率高達80%以上。醫師提醒,鼻咽癌有7種常見症狀,除了流鼻血之外,經常鼻塞、頭痛、耳鳴,也要多加留意。(原文刊登於2020/2/7,更新時間為2022/4/29)

日期:2022-04-29

產業時事

健保資料供學術研究是否違憲 憲法法庭激辯 修法嚴懲個資外洩 促進公益也捍衛隱私

我國健保資料庫扮演關鍵防疫角色,過去貢獻六千多篇國際醫療研究,被視為救命資料庫,人權團體則認為,政府蒐集資料、不讓民眾退出,損害資訊自主權,有違憲之虞。

日期: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