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砸數億元無償為客戶做實驗 耗七年研發關鍵技術 封測、面板設備都能做 揭東捷通吃訣竅

面板設備大廠東捷生產的半導體設備,已經打進知名封測廠在內的國際半導體業者,醞釀7年的Micro LED(微發光二極體)巨量轉移設備,如今也正式出貨。它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4-01-17

職場生活

你會把聊天室裡,那些已無話可說的好友刪除嗎?想用「斷捨離」替生活找出舒適感,有一個重要前提

有位朋友在聊天群組問大家:「你們會把那些已經無話可說的人刪除好友嗎?」群組一下子就熱鬧討論起來,有的人說會刪除,理由是雙方的生活不再有交集;有的人說會選擇保留,因為可以當作一段美好的記憶。接著,朋友說:「我有好幾個每天都有話可聊的朋友。」言外之意就是,那些跟他無話可說的人,留在好友列表裡也沒什麼必要,只須留著那些來往頻率高的人就好了。

日期:2024-01-17

職場生活

病主法上路5周年,簽署率仍不到1%有解?4類病人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可免自費,最快年中納健保

亞洲第一部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與生命尊嚴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在今日邁入正式施行的5週年,截至112年底累積總簽署人數達6.8萬人,2023年單年度簽署量約2.4萬人,相較於2022年簽署數1.2萬人有顯著增加。病主中心表示,台灣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做為長照最後一哩路及社會重要安全防線的病主法,目前總簽署量佔1960萬成年者的比例未達1%,仍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

日期:2024-01-11

職場生活

大學畢業的薪水沒有國中學歷工人高,就能證明「讀書無用論」?很多人不懂:你拚的不是成績是機會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感覺人生總在原地踏步,不管做什麼都事倍功半,低品質的生活一眼就能望到盡頭;想突破束縛,卻無從下手,即使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也是做無用功。」

日期:2024-01-10

職場生活

日航379人全數平安脫困啟示:組織的績效,不僅靠優秀的領導者,也要有優秀的團隊

一開年就發生日本航空班機在東京羽田機場降落時,因撞擊爆炸起火的重大意外,然而奇蹟似地,機內379人全數平安脫困,僅有10餘人在逃生時受傷。各界對於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感到離奇,更對日航機組人員急難應變處理的驚人表現,直呼不可思議。

日期:2024-01-09

產業時事

補網的人

上一期,我們的封面故事報導2023年的年度財經風雲人物,在AI領域乘風、造浪的產業要角們摩拳擦掌,準備進軍世界的新中心。然而,這個世界並不只有中心,走出中心,再往外走,就會靠近世界和社會的邊陲,有一群人,正在那裡奮力求生。

日期:2024-01-03

產業時事

國中生畫《帝王條款》獲獎被出征,媽媽134字曝兒子心聲:不會放棄畫畫!到底吵什麼,一文看始末

112年度全國美術比賽得獎名單出爐,卻意外引發社會論戰。有國中學生以行人過馬路當創作主題,繪畫一幅《帝王條款》獲得漫畫類特優,引發部分網友不滿,認為在嘲諷路人用路權,長期關注台灣交通議題的知名YouTuber「Cheap」也發文批評,認為醜化台灣行人卻還能得獎「真的很可悲」。校方趕緊出面滅火並下架該則恭賀臉書貼文,同時澄清學生本意是希望行人與駕駛間互相尊重,然而輿論仍持續發酵。對此,不少名人發表意見,律師林智群就反酸Cheap是挑軟柿子吃,認為他挾著高聲量就對一個國中生進行批評;科技專家許美華也力挺學生:「所以行人都不能批評?」許美華週四(12/14)在臉書貼出一封訊息截圖,說明該國中生的媽媽留言給他,透露孩子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的心情,還反過來安慰大人。

日期:2023-12-14

產業時事

「華為是強大的競爭對手!」黃仁勳語驚四座,美國防堵中國的小院高牆政策能否奏效?

輝達董事長黃仁勳最近很忙,除了要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爭取晶片銷往中國大陸,還馬不停蹄飛往日、新、馬、越等國談合作。到新加坡訪問時,他還特別提及,華為是輝達在大陸的「強大競爭對手」。

日期:2023-12-13

職場生活

關心的事很多,能做的事不多

周末應邀參加某女記者協會年會,這群專業女記者關心的事情很多,滿腦子都是好故事,但身處現在的媒體環境,可能多少帶著「能做的事情不多」的寂寞⋯⋯。

日期:2023-12-13

競爭力

小兒子從小外號是寶傑,成績卻不突出,在國二時找到學習動力,一路維持到研究所....如何幫助子女找到學習動力?

大女兒覺得讀書沒意義,他讓孩子放膽休學去蘭嶼打工;大兒子離家出走失聯三天,他竟能心平氣和地領人回來;還有辦法讓小兒子短時間成績猛進,同時保有對學習的熱情?《放手,不放養》作者許恆嘉為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藉由本書,分享並記錄三個子女的教養過程和學生的成長故事,希望從這些珍貴的經歷與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放手」的真義,也期待給每個父母親做為培育子女的參考,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日期: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