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01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魔戒》新譯版引發熱議!為什麼台灣出版界偏好翻譯書?專家:從這時候就開始了…

西方經典奇幻鉅作《魔戒》今年正式進入公有領域,有出版業者搶先推出繁體中文新譯版。但新版《魔戒》上架後,翻譯品質引發讀者熱議,有人比較新舊版譯文差異,也有人討論起台灣出版業以翻譯書居多的現象,認為台灣出版業長期仰賴翻譯書作為收入來源,沒有積極培育本土創作、開發IP授權等拓展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

日期:2024-04-11

投資理財

除權息旺季到!存股必看11檔「三高股」名單曝光...現金殖利率最高逼7%,「這檔」年年填息

即使沒有參與高股息ETF的投資人,在即將進入除權息旺季前,還是可以從最近公布的年報與配息中,找出值得長期存股的標的。

日期:2024-04-10

產業時事

中華三菱Grand Lancer停產,又是時代眼淚!台灣休旅車當道,60-80萬國產房車只剩這3款能挑

國內平價房車又少一款了,中華三菱Grand Lancer預計今年販售完庫存售罄,就要和台灣消費者說再見。由於近年台灣家庭購車喜好偏向休旅車款,即便是小型車,也偏好後車廂空間更具彈性的5門掀背車,讓4門車款淡出台灣市場。目前國內60~80萬左右的平價國產房車,僅剩Toyota的Vios、Altis、Nissan的Sentra能挑選。

日期:2024-04-03

投資理財

30~50萬工程零付款,就是在賭!顏炳立:現在是預售屋的武林「但把LV賣成愛馬仕就誇張了」

戴德梁行週一(4/1)舉辦2024年Q2房市趨勢記者會,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觀察到,第1季預售屋市場熱銷,最主要原因是資金非常多,尤其ETF兩周就可募集到近2千億,代表民間游資非常多。「預售市場用小宅熱炒到雞犬升天到雞飛狗跳,一整年都會這樣。」他提醒,以通膨、缺工、缺料、資金多等題材,合理化推升房價與市場買氣,小白恐被割韭菜。另外他指出,台灣是「台積電的武林」,「從桃園、苗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台灣是遍布台積電的島,替每個地方帶來1萬至1.5萬工作機會,當高科技人賺到錢,就會去買房;低總價1千多萬買個2~3戶就可以收租,雖然投報率不高,但年輕人就很爽,因為可以當房東。」

日期:2024-04-01

數位領航共創商機

康青龍用大數據推進去中心化行銷 創造三贏回甘小確幸

挺過疫情寒冬,餐飲業在後疫情時代面臨重新洗牌挑戰,尤其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手搖飲,成為不少人的加盟創業首選,品牌百花齊放之餘,競爭之烈可想而知。成軍8年的康青龍茶飲品牌,以臺灣茶為基底搭配當季新鮮水果,瞄準會員經濟與大數據分析,以大帶小攜手207家加盟主與供應商邁向數位轉型,藉由建置智慧管理平台的3朵管理雲,落實去中心化行銷策略,創造品牌總部、加盟主與供應商、消費者端的三贏回甘小確幸。

日期:2024-03-29

產業時事

做Skype話機起家、還曾獲Apple青睞…愛比科技拚轉盈秘密武器:生成式AI做會議記錄

「我們是最會做硬體的軟體公司!」視訊設備廠愛比科技、董事長洪裕鈞對於如何布局AI商機,強調要以過去硬體銷售的基礎,整合AI的軟體應用,搶占市場。對過去以Skype話機起家,視訊設備更曾獲Apple青睞的愛比科技而言,AI也是公司力圖虧轉盈的關鍵。

日期:2024-03-28

投資理財

「現金貶值」很有感,民眾加速買房去…永慶總座:升息半碼影響不大利率還是低,今年交易逾30萬棟可期

永慶房屋周三(3/27)發布2024年第2季趨勢前瞻報告。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1、2月交易量約為5.1萬棟,預測第1季交易量約8.1萬至8.5萬棟,挑戰2012年以來第2高。他說今年房屋交易量突破30萬棟是可以期待。他分析,通膨造成民眾預期心理,包括電價、碳稅,到便當等民生物資上漲,都讓消費者出現了物價非漲不可的壓力,在心理上會擔憂會不會也反應在房價,因此將錢投入房地產。

日期:2024-03-28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61期︱杏昌、台橡、捷敏KY,2024年期望值設定︱股池更新

第1季即將結束,前兩月營收已公布,我們著手對存股池個股2024年獲利與2025年配息進行預測。預測不一定準,但預測就是對投資標的的「期望值」,有了「期望值」才能作評價,讓我們投資決策有依據。

日期:2024-03-25

職場生活

名師之作 自然裡的日本建築

自然環境與永續發展成了當今最受世界關注的議題,日本三大名建築師隈研吾、藤森照信、中村拓志,各自以擅長的建築語彙,運用天然素材、環保再利用,在土地上打造融入自然的建築,不僅讓建築美學再升級,也讓四季遞嬗成為空間最美的流動背景。

日期:2024-03-20

投資理財

因誤解而結合

只要是符合法令、正規管理,在理財的世界,就沒有所謂「壞」的商品,只有「不適合」的理財工具。

日期: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