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記憶力變差跟「老了」無關!5大害你「金魚腦」的壞習慣 單身、吃豆腐上榜

忽然忘記手機放在哪裡、上一秒想的事情下一秒立刻忘了,又或是不記得剛剛才做的事……這些「症頭」是否有感到熟悉呢?許多人會把這些狀況歸因於初老症,一忘記事情就頻說自己「老了」。但事實並不然,記憶力會明顯變差其實是跟自己的日常壞習慣有關!

日期:2021-02-23

財經時事

陽明交大兩老牌大學正式合併 林奇宏新校長要面對那些事?

陽明交大新校長林奇宏曾任台北市和新北市衛生局長,人脈很廣,未上任前已致力推動兩校智慧醫療合作;儘管還需要一段時間磨合,合校的前景看好。

日期:2021-02-09

產業時事

疫苗大戰 謝金河:中俄大進擊 大國博奕下一個競技場

2020從元月23日武漢封城以來,迄今整整超過一整年,這一年各國以封城等手段抗疫,也成了國家治理的指標,像是台灣,中國,越南都是去年抗疫有成,經濟正成長的國家,川普連任失利,除了他個人的人格特質外,疫情也是重要關鍵因素。

日期:2021-02-08

職場生活

10多萬劑輝瑞疫苗周四將抵台 桃園醫護優先施打

歐盟日前發布出口禁令,新冠疫苗何時來台引發關注。聯合報獲得獨家消息,指揮中心已透過在美外交途徑,取得十多萬劑輝瑞疫苗,預計2月4日由阿聯酋航空運送來台,民航局將於今天下午召開內部會議,討論冷鏈倉儲以及配送等技術問題。

日期:2021-02-01

產業時事

「自大導致失敗」回憶2003抗SARS… 陳建仁登外媒談抗疫:中國沒學到教訓,新冠疫病本可抑制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各國都在關注疫情走向,以及什麼時候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前副總統、台灣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日前接受《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專訪,針對新冠疫情進行分析,訪談中,陳建仁直言,「新冠肺炎本來可以被抑制的!」如果中國能早點通報,其他國家就不會受苦。

日期:2021-01-26

產業時事

美國派「殺手」緊盯新台幣!「一份1:25資料,正悄悄送進美國財政部…」看央行總裁阻升三大困境

一封罕見的臉書「求救信」、一項即將出爐的美國政府人事任命案,以及一篇「『圖』帶玄機」的匯率報告,3條不同的敘事軸線、共同交織而成的,是一場「困局」,一場讓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深陷其中的「新台幣困局」。在這場困局當中,一邊,是美國老大哥可能的貿易制裁;另一邊,是國內業者的悲情吶喊。楊金龍跨出匯率泥淖有無可能?進退維谷的央行,最終是否能找出與強台幣「共處」的解方?

日期:2021-01-20

產業時事

疫苗恐沒用?南非變種病毒變化大、傳播快 專家曝:比英變種更恐怖

專家警告,疫苗對於最先在南非現蹤的變種新冠病毒可能無效。

日期:2021-01-04

投資理財

人生第一大悲劇是錢花完了,人還沒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唯一能賺到錢、提早退休」的投資法

眾人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呢?是「錢花完,人還沒死」,缺錢通常是人們最常見的困境,大家都想要錢,但錢又好像沒那麼好賺,怎麼想好像都沒辦法賺夠錢?我們該怎麼辦呢? 或許大家會說:靠投資!但怎麼投資呢?好像也沒錢投資? 你的心聲,經濟學家都聽到了,他們致力一生都想為大家找到一種「風險變小,報酬提升」的投資法。 兩位作者是耶魯大學教授,他們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的投資方法出發,提出一套不增加風險,卻可讓報酬提升50%以上的投資分配法,這套方法強調「時間的多樣化」,就是透過時間的長度來降低風險,並運用槓桿,取得比傳統方法高出50%以上的獲利。

日期:2020-12-07

投資理財

台股萬四之後將由「基本面」接棒 電子和傳產可留意「需求大增」的族群

11 月以來全球股市在美國大選落幕後政治不確定因素逐漸消除,以及疫苗即將問世所帶來的疫情受控和經濟活動加速復甦的預期下,呈現全面性的反彈態勢,包括美股、台股在內已有多個國家股市創下歷史新高。

日期:2020-11-30

產業時事

輝瑞缺口:疫後新投資視野

11月初,輝瑞宣布成功研發有效性逾9成的新冠疫苗,竟讓全球股市出現豬羊變色的走勢。未來隨著疫苗問世露出曙光,對經濟活動即將回復正常的預期,讓市場信心為之大振。

日期: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