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4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矽谷台灣人的斷層危機

上一代台灣人在矽谷能有一片天,移民數量與社群資訊是關鍵因素。如今矽谷台灣人出現明顯斷層,這個現象令人憂心,卻非一時半刻就能扭轉。

日期:2022-09-14

產業時事

小國家的大啟示

以社會演變跟產業發展階段來說,台灣剛好在以色列跟比利時的中間,如何以千萬級人口、技術累積,在大國競合間找出自己的定位,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

日期:2018-04-12

職場生活

范納洽:熱血讓網路商機實體化

當大眾的社交聖地轉移到Facebook、微網誌時,世界的商業趨勢也悄悄改變了。被《時代》、《富比世》雜誌推崇為網路品酒大師的蓋瑞,教你打造網路品牌力,勝出網路創業的紅海。

日期:2010-05-27

今選頻道

恭喜「蘇打綠」回來了!魚丁糸6團員搶回團名 耗時近3年商標權之爭,青峰:傷口也是創作的養分

編按:纏訟2年多的「蘇打綠」商標權之爭,今(2022)年5月前經紀人林暐哲發聲明表示,宣告放棄蘇打綠商標,「事情走到今天,有一個內在聲音告訴我該放下了。」自2019年收到林暐哲存證信函後,蘇打綠便被迫改名為「魚丁糸」再闖歌壇,主唱青峰等6團員提告請求商標團名,曾二審判6團員敗訴。不過10/1智慧財產局發出公告,表示6團員確定能取回原來「蘇打綠」的團名,由蘇打綠有限公司取得,期限為期10年。6名團員的律師也開心的分享喜訊,粉絲更是狂歡呼喊「終於等到這天」、「歡迎回家」。回顧蘇打綠和經紀人林暐哲的糾紛,林暐哲曾在聲明提到,2003年和蘇打綠團員合作,在分開的時候鬧出糾紛,從詞曲版權到經紀合約商標都有認知落差,法律釐清事實,也摧毀信任,是過去最難過的事。他說,在疫情期間靜靜思考,想起過去點滴:「我知道該做一個決定,放下過去,不管好的壞的都一樣。所以我決定放棄商標的所有權,並祝福這個名字有更好的未來。」過往青峰因為唱自己寫的歌,遭林暐哲提告違反《著作權法》,讓青峰傷透了心,曾在IG發4千字長文,難過表示不相信視為父親的林暐哲,竟如此對他,讓他「一次又一次,我終究心死了」。如今經過這些風風雨雨,團員們順利取回「蘇打綠」名稱,也讓纏訟2年多商標權之爭劃下句點以下為2015年《今周刊》專訪青峰的內容。(原文刊載於2015/12/10,更新時間為2022/10/2)

日期:2022-10-02

產業時事

曾被黨內大老攻訐…妻子一度哭求「別再當總統了」!李登輝坦言:當總統12年,每天都在戰鬥

李登輝,一個台灣近代史上內外皆知的名字,也是台灣政壇上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1923年生於台灣日治時期的地主之家,李登輝並沒有因為富裕的家境而變得養尊處優,反而因為過早的自覺讓他從年少開始便苦於自我的追尋,這些思考生死的痛苦掙扎,最終都在他今日回首時,成了成就他今日之我的養分。今年已年屆97歲的李登輝,2011年底曾接受過大腸癌的手術,出院修養半年之後,便於2012年4月,秉持著「現場主義」的信條,展開了屬於他的環島「生命之旅」,決心用自己的雙腳走遍台灣的每一個角落,用自己的雙眼好好看看台灣的美好與不足,也用自己的耳朵直接傾聽人民的聲音。2013年,他在旅途中因為身體不適,又動了椎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可是之後他還是造訪了綠島。這樣的堅持背後,是什麼在驅使著他呢?

日期:2020-07-30

投資理財

微不足道的地方 都是有錢人默默致富的關鍵

學習有錢人的思考方式永遠不嫌晚,只要能找對賺錢方法,徹底實踐,努力改變過後,相信有一天,也能享受樂活的富裕人生。

日期:2015-01-16

職場生活

陳俊龍 植牙過程中鍛鍊創造力

是什麼樣的牙醫師,可以讓病人完成療程後,還樂意到診所晃晃,並且主動送上珍貴的名貴畫作,答案就在全球頂尖牙醫陳俊龍的藝術細胞裡。因為對藝術的喜好,陳俊龍不把植牙當成單純的手術,而是一種創作的過程……

日期:2009-01-08

產業時事

Adidas為何越來越少人穿...曾和NIKE爭奪品牌龍頭 如今7成年輕人最愛穿的是「它」,原因曝光

講到運動品牌,多數人會聯想到兩大龍頭Nike和Adidas,曾幾何時兩大品牌爭奪球鞋龍頭寶座,而今有網友觀察路上行人,發覺穿Nike的人仍不少,但是穿Adidas卻越來越少見,而除了Nike和Adidas外,更多達7成年輕人腳上穿的是另一個逆勢崛起的牌子,讓人好奇背後原因。

日期:2023-03-03

職場生活

一顆爆米花,賣遍全球40國!團購走紅台灣小商家,被2300萬吃貨磨出競爭力,連星巴克、無印良品都合作

牆上擺著一桶桶爆米花,一旁還有繽紛的霓虹燈,這,不是遊樂園,而是亞洲最大爆米花食品製造商司麥爾食品,旗下品牌卡滋爆米花從團購起家,2020年在八里打造的爆米花主題觀光工廠。儘管是在疫情期間正式營運,但開幕一年半來,已經吸引80萬人次造訪。

日期:2022-06-08

產業時事

除了多元史觀 還要教什麼?

機械式地把多元史觀丟給學生是不夠的,還要給他們「人本」教育,像是了解何謂「殖民」與帝國統治等,以探索更深一層意義。

日期: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