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30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投資理財

演藝圈公認「存款最多」的男人!51歲梁赫群2大理財秘招「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自從美國首席理財大師同時也是知名暢銷書作家大衛・巴哈(David Bach)提出廣為人知的「拿鐵因子」(Latte Factor)理論後,不少人將其奉為圭臬、趨之若鶩,作為個人投資或是理財的範本;不過,也出現部分聲音認為,身邊點點滴滴的小錢固然不容小覷,只是如果連喝杯咖啡的生活情趣都被剝奪了,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日期:2022-02-06

職場生活

夢想的夥伴》在重重逆境 找到共同奮鬥的動力

誰說追求夢想的路上只能孤身前行?他們用同理、傾聽與耐心溝通,找到一群協力夥伴,在共好循環中趨近夢想。

日期:2022-01-26

職場生活

「讀博士班時,腫瘤破裂昏倒摘除胰臟,竹科高薪夢碎...」交大學霸做直銷,38歲翻身NU SKIN超業「月業績破千萬」

畫好一張圓夢路徑圖,卻在幾乎準備就緒、就要出發的前一刻發生意外,被迫撕毀原本設定的逐夢路徑,該怎麼辦?

日期:2022-01-26

保險稅制

親人癌症過世 她體認保險珍貴、投身30年助逾2千人

人生大大小小風險總是來得又急、又突然,保險為的是,當我們面臨事故時,讓生活震盪幅度不至於過於劇烈、難以承受。富邦人壽嘉珈通訊處處經理戴麗美,在她28歲那一年,前夫因為鼻咽癌過世,由於當初沒投保醫療險,導致拖累兩家親戚,協助支付大筆醫藥費;不過,幸好前夫有壽險基本保障,身故後100萬元保險理賠金,才讓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日期:2022-01-25

保險稅制

疫情拉警報/6款防疫險一表比較 隔離最高理賠5萬元

近日不幸連環爆出確診個案,讓民眾憂心疫情捲土重來,去年大賣的防疫保單商品多為一年定期險,且不保證續保,隨著保單陸續到期,促使民眾開始尋找下一款防疫保單,針對民眾在意的「隔離補償」,好險網整理以下幾款有隔離保障的防疫險供民眾參考,快為自己與家人規劃起來!

日期:2022-01-20

保險稅制

掌握雙十原則、定期險優先 讓小錢也有大保障 年關保單大盤點 小資族如何保好保滿?

預算有限下,小資族投保可以較便宜的定期險、保障範圍較廣的醫療險為主,但要留意保單是否有「保證續保」與最後投保年限,以免屆時失去保險保障,得不償失。

日期:2022-01-19

保險稅制

投保時「指定受益人」少寫這一項,遺孀100萬元保險金慘被國稅局扣遺產稅

台灣人愛買保單的程度眾所周知,人壽保險滲透率更高居世界第一;然而,投保眉角多,如果沒有掌握好這些眉角,即便買了再多的保險,可能都是白搭!就像你還記得之前買保險時,是否有填寫要保人、被保人及受益人等相關資訊?或是壓根已經忘了是否有指定受益人,甚至有填寫受益人卻不記得寫了誰當受益人……。

日期:2022-01-12

產業時事

開盲腸炎卻無法獲理賠? 小心舊保單不賠新手術 一文解讀買保險你所不知的事

國人愛買保險,但保單條款內容繁雜,如何讓保險在生病時發揮最大作用?業者指出,投保時的項目額度、門診手術給付原則、保證續保等,都是要注意的細節。

日期:2021-12-15

保險稅制

就是不買保險!她20年定存百萬多當醫療費...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家人罹癌100萬不夠燒

保險是轉嫁重大風險的工具,但也有人認為將「風險自留」也不是不行,因此選擇自己儲蓄、不買保險。一名網友在臉書上分享姐姐的理財方式,姐姐只存錢準備醫療費、不買保險,卻被多數網友留言表示擔憂,認為那些錢恐怕一遇到大病就會很快燒光光。

日期:2021-12-09

保險稅制

花大錢買醫療險,生病後隔年卻可能被拒保?自動續保≠保證續保!買保險要懂的保單細節

不少人擔憂前一年申請理賠金額太高,或是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隔年保險公司就會拒保,所以會選擇「自動續保」的方案,但事實上「自動續保不等於保證續保」,所以快來看看你的保單是「保證續保」、「不保證續保」或是「自動續保」,一次搞懂這三種的差異,選對更有保障不吃虧。

日期: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