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69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95%債權都假的」imB詐25億負責人被逮!受害5千人他卻已脫產沒現金,家中搜出海量名牌包

P2P個人借貸平台imB爆出以「假債權、真吸金」方式詐騙25億元,逾5000名受害人求償無門,組成自救會揭發此事。刑事局拘提平台負責人曾國緯(本名曾耀峯)等8人,週四(5/4)依詐欺、銀行法等罪嫌移送法辦。據悉,曾國緯已有脫產動作,名下沒剩多少現金。自救會指控,這25億資金中竟有95%債權都是假的,被害人裡面還有台大學生,日前在網路自曝遭詐騙270萬元。民進黨立委林楚茵5/3在立院財委會提醒數位部應儘速封鎖該網域,避免再有民眾受騙,而會後數位部也回報,該網域已經下架。

日期:2023-05-04

產業時事

「平均地權條例」5子法出爐、檢舉獎金最高1000萬元!林右昌宣示要打擊投機、杜絕炒作

內政部長林右昌周二(4/25)說明「平均地權條例」五項子法草案預告內容,其中有三項重點包括「私法人買售住宅許可制」、「限制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以及建立「檢舉獎金制度」。他強調修訂子法的目的,為打擊投機、杜絕炒作,確保合法正派經營。其中,檢舉獎金制度將採實名制,且需附具體事證,以防止不實檢舉,檢舉獎金比率以實收罰鍰的30%為限,每案獎金上限為1000萬元。不過檢舉人若涉偽造、變造市政,主管機關將會移送檢調法辦。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補充說明,平均地權條例對於禁止預售屋換約部分會不溯及既往,是考量此為新出現的法律理解與規定,首先是不希望有預售屋購屋者,因不知道有此事發生而導致權利受限。其次,是若溯及既往,會因要有一定程度信賴保護,導致允許預售屋換約有更大許可樣態或形式,反造成非期望的破口。

日期:2023-04-25

保險稅制

母親罹癌,大兒子不捨賣掉母嫁妝苦墊醫療費,打官司告二弟討扶養費卻敗訴「難道誰孝順誰倒楣?」

「所以,法官你的意思是誰孝順誰倒楣?」阿鎬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問。「那個……話不是這樣說的啦……」法官一臉尷尬的望向身為阿鎬律師的我,希望能幫忙說點什麼,但其實我也對阿鎬講過一模一樣的話。

日期:2023-04-23

投資理財

一開窗就聞到樓下餐廳油煙味...跟朋友合租整層住家,我想提前退租怎麼辦?一招不扣違約金又不傷感情

合租整層住家,想提前退租怎麼辦?若你是獨自租屋,想提前解約,大不了依約賠償違約金,沒那麼複雜;但如果你是和友人一起承租整層住家,你想提前退租,好友卻不想退,怎麼辦?尤其,你又是因為「非自願因素」退租,被扣違約金實在不甘心,又該如何處理?

日期:2023-04-18

職場生活

解開鑽石之謎

天然鑽石閃爍的耀眼光芒,令人愛不釋手,亙古不變,除了天然鑽的璀璨奢華奪人目光,如今在科技進步之下,用毛髮也能做出獨一無二的「未來鑽石」。跟著專家深入了解鑽石的歷史、礦區、產業鏈、切工與挑選祕訣,以不同角度揭開鑽石之謎,一探每顆閃亮石頭背後的祕密學問。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你吃的麥當勞炸雞是AI養大的!出身鴻海、他與「雞屎」奮戰半年,創AI體重機攻入卜蜂大成養雞場 

近期,國內資本市場最為追捧的關鍵字,非AI(人工智慧)莫屬,然而,這個因為聊天機器人ChatGPT而暴紅的科技,並非現在才橫空出世,實情是,它早已悄悄蔓延,在你的食衣住行各個層面。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用80、20原理杜絕恐龍法官!曹興誠發起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好好做代誌是效率、做對的事是效能

台灣民眾普遍對司法體系缺乏信任,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號召發起「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盼以科學管理觀念改進司法效能,並羅列出「第一次就做對」、「注重專業和分工」、「除罪化、民事化,減輕司法體系工作負擔」及「運用80、20原理」等4大建言。曹興誠呼籲國人發揮公民力量共同改善司法,在民主社會「人人都是總統」。他意有所指地笑說,很多人要選總統,但若問要這位子做什麼,卻說「我不知道,好好做代誌就好」,但「好好做代誌」是效率,「做對的事」是效能,改善司法應從「做對的事」開始。

日期:2023-03-17

產業時事

踩雷台廠》零組件廠砸16億、84%資產 重押這間公司商品 內部人曾任澳豐銷售通路高管 台端興業大買基金有鬼?

「本公司及子公司截至民國一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投資Spectra SPC Powerfund基金之餘額計二一九八萬美元(折合新台幣六.七億元),占民國一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自結報表合併總資產之三四%。」

日期:2023-03-15

投資理財

亞昕屹立台灣30年 展現有溫度的品牌力

第23屆國家建築金獎得獎名單日前出爐,亞昕集團坐落於新莊副都心的「亞昕森中央」榮獲規劃設計類全國首獎殊榮,為國家金質獎最高肯定,值得一提的是,亞昕在過去19年斬獲獎項超過40座,堪稱年年奪冠,雄厚的品牌實力已深植各界心中。

日期:2023-02-25

產業時事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