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55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人事震盪!蔡維力卸任永豐餘總經理 前瑞銀台北分行董事總經理駱秉正接任

永豐餘(1907)今(28)日公告高層人事異動,原總經理蔡維力因個人因素請辭,永豐餘今天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延攬前瑞士銀行台灣區董事總經理駱秉正接任成為新總座。

日期:2022-01-28

投資理財

曾喊台積電是「死錢」》最看空外資終於改口 但投資評等、目標價仍是各家最低 原因「這三個」

台積電(2330)昨天發表創紀錄的年度資本支出、高度樂觀的市場展望及2021年亮麗財報後,周四ADR價格在美股一度大漲近10%,衝上145美元新高,今(14)日在台股最高也翻揚至673元歷史新高。然而,台積電股價漲幅似乎有限,台股指數更是開高走低、由紅翻黑,不禁令市場懷疑大盤是否已經利多出盡。知名半導體業分析師陸行之昨天就指出,台積電利多過去幾次都事先反應,「不知道這次是否歷史重演?怎麼感覺一次把未來幾年的利多都講完了」。不過,外資圈幾乎是一片叫好,主要外資券商不僅維持「加碼」或「買進」的投資評等,更紛紛調高目標價,其中以高盛給的1050元最高,摩根士丹利給的648元最低。其實,摩根士丹利就是2021年6月首家調降台積電投資評等及目標價的外資券商,當時震驚了資本市場,還喊出投資台積電的部位可能成為「死錢」(dead money)。這次大摩終於改口不再稱「死錢」,還將台積目標價從618元調高至648元,但維持投資評等「中立」,這也是在主要外資券商中唯一給予「中立」的,依然另外界側目。

日期:2022-01-14

產業時事

兩外資報告潑冷水:最快下半年回歸常態 二線晶圓代工遭降評 半導體缺貨題材掰?

半導體近一年缺貨已成為常態,但近期外資陸續降評二線晶圓代工廠後,是否代表供不應求的態勢即將出現反轉?

日期:2022-01-12

投資理財

郭董解質鴻海股票25.7萬張、市值逾270億! 市場熱議「這樣解讀」

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上周五解質手上鴻海股票25.7萬張,換算市值超過270億元,不過在解質後,郭台銘仍質設鴻海持股86萬張。

日期:2022-01-10

產業時事

豐田2030年推30款電動車》從不屑到不追不行 第3代掌門人為何決定「認錯」對決特斯拉?

近期全球車業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第一大廠豐田(TOYOTA)宣布大舉加碼電動車。究竟,是什麼壓力與力量,讓先前不時抨擊電動車的該公司社長豐田章男,願意在鎂光燈前認錯、更弦易轍?當這個全球最會賣平價車、製造妥善率最高的車廠全心投入電動車,又將會掀起什麼樣的漣漪?

日期:2022-01-05

投資理財

大咖投資機構 從歷史經驗、價位水準下手分析 Fed倍速減債 資金派對冷卻期防震資產出列

二○一四年縮減購債期間,地產、醫療與公用事業類股表現相對強勢。但如今,聯準會新一輪的縮減購債伴隨濃濃升息氛圍,它們仍是理財族避險兼獲利的好工具嗎?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外資戰略》「股優於債」續為2022年投資主旋律 看好歐、日股成華爾街共識

景氣持續擴張、解封進一步開放、預期供應鏈瓶頸將趨緩,種種利多支撐明年股市延續多頭格局,華爾街普遍認為「股優於債」將繼續成為二○二二年的主旋律。

日期:2021-12-22

產業時事

不尋常的正常化

各家重量級外資機構對未來1年的經濟展望報告陸續出爐,先提供幾個標題給讀者參考。

日期:2021-12-22

產業時事

一文讀懂2022全球經濟3個關鍵字》面對通膨升息壓境、疫情干擾、中國經濟失速,你的錢要放在哪裡?

展望2022年,有別於過去一年的V型反彈,超量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有望接續退場,「溫和復甦」將成為全球經濟的主旋律。但,復甦的路上風雨未停,在通膨、疫情、貨幣政策分歧,乃至中國經濟失速的種種風險干擾下,這趟回歸「正常化」之路,或將注定走得忐忑。

日期:2021-12-22

投資理財

預估平均EPS成長超過16%!2022台股、美股投資布局 這4種題材強過一般科技產業

2021年,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下的「重啟行情」,金融市場牛氣沖天,估計台股全年累計漲幅,可達2成;接下來,在美國聯準會(Fed)對升息有所表態、通膨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2022年,投資人該如何布局,才能持盈保泰?

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