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62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兒子的家我有資格住」婆婆搬進家門媳崩潰…黃越綏:就算出錢幫買房,也不該自由進出兒子家

許多年輕人傾向婚後自組小家庭,避免兩代同住產生嫌隙,但有位女網友卻在網路發文表示,婚後原本買房自住,婆婆卻在她懷孕時以幫忙顧孫為由搬進來。由於婆媳生活習慣迥異,婆婆還要求多給1萬元孝親費,即使原PO後來自聘保母仍不願搬走,讓她崩潰求救:「到底要怎麼請她回家?不要再賴在我家了!」

日期:2023-03-18

投資理財

未來最不值錢就是房子!2個理由,他不買房只租房:怕繳完30年房貸才發現,老時窮得只剩房

最近身邊一個朋友買了房,他聽到我還是不買房,依然是到處租新房子住,納悶的問我都不會擔心未來沒地方住嗎?

日期:2023-02-26

職場生活

誰說退休要存千萬元?其實只要「837萬」就夠!專家精算給你看:再搭勞退這樣配置就免驚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位超過65歲,大家都想有個樂活老後,但退休金到底準備多少才足夠?據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公布50至64歲熟齡族調查,近8成認為退休金需要500萬元以上才夠,甚至3成認為需要1000萬元,平均起來,熟齡族普遍認為存夠837萬元才能安心退休。

日期:2023-02-21

職場生活

ATT大直店決定關了!虧損難撐再加上最後一根稻草是它...經營5年只能歸零:這天是最後營業日

ATT集團周一(2/20)宣布,「ATT eLife 大直店」將營業至今年5月7日止,主因是新冠改變民眾消費習慣,更嚴重影響到區域性實體商場的運營,加上得知捷運環狀線北環段(劍南路站後尾軌段)敬業三路地上開挖工程,將在2024年發包動工,「我們最困難與糾結的心情就是要在今天跟大家說聲抱歉」。

日期:2023-02-20

職場生活

20年後退休,除了勞保年金,退休金還要2千萬可能才夠!給40歲提醒:中年退休準備最怕你少算4事

前幾天在今周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簡單擷取如下: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她原本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應該足夠,但隨著退休後沒有其他收入入帳,完全只能靠股票收益,偏偏今年股票又逢空頭年,加上通膨高漲,物價飆,母親的奉養費+一位外籍看護的費用,讓她覺得應該要開始縮衣節食,否則現金很快會在不知不覺中花掉大部分。我這位朋友,尚有一位高齡母親需要照顧,因為沒有住在一起,所以必須再多聘請一位外籍看護日日照護母親,加上自己是租屋在外,台北市中心的小套房一個月房租就要3萬元,加上水電等費用,起碼每月也要33,000元,這兩筆費用我估計差不多就要將近10萬元,所以不包含自己的生活費用,單是這兩筆一年就要花掉120萬元,就算準備2千萬元,差不多16年也花光了。難怪朋友現在會開始擔心手上的資金可能不夠使用。

日期:2023-02-19

職場生活

愛是「換位思考」,做對他最好的決定!安寧醫師朱為民:父親離世不插一根管子走,乾乾淨淨

安寧醫師朱為民的演講中,往往以父親的故事開頭:「2013年,我的父親81歲。一天清晨,他在家裡運動的時候,不小心跌倒撞到頭,然後就倒地不起,不省人事了…。」從父親倒下、失智、無法行走,到2017年離世,他寫下父親的生命故事,也分享他在安寧病房的觀察,影響和啟發許多人重新思考「我為何而活」,又要如何跟父母好好告別?而最終獲益的仍是他自己,「父親離世時身上不插一根管子安祥地走,是每個人最終的心願。」

日期:2023-02-06

職場生活

給娘家媽媽照顧孩子還能省下保母費?給需要獨立的母女關係:別把長輩帶孫當作理所當然

據說上了年紀後幫忙照顧孫子、孫女的老年女性是骨外科診所最大宗的顧客,她們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痛,神經痛會變成慢性的,持續到她們進棺材為止-就算是腳踩在最高級的絲綢上,走起路來,膝蓋還是會感到痠痛。

日期:2023-01-19

產業時事

打造全球人駕馭夢想的能力 環貫綠佳利讓你與成功對頻!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人的健康和財富,面對失控時代,環貫綠佳利透過全方位健康促進的產品、共享制度,以及打造夢想板課程、奬勵旅遊活動,帶領「自主創業家」設定並追逐夢想,成功化危機為新契機,不僅促使大家擁有健康和財富,還具備駕馭夢想的能力,勇於逐夢、圓夢,過程中還能助人擁有身心、經濟健康,因而人人都有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進而促使社會健康,更增添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日期:2023-01-18

職場生活

諾羅14萬人中招,乾洗手、酒精殺不死病毒!重症醫:春節聚餐「這兩動作必做」才不會春節跑急診

今周刊編按:近來諾羅病毒有升溫趨勢,上周因腹瀉就診人次就高達13.9萬人。對此,有醫師提醒,諾羅病毒不像新冠病毒一樣有「脂質套膜」用酒精無法消除,正確方法要用肥皂加水,勤洗手最有效。

日期:2023-01-18

職場生活

年終掃除、塞車返鄉、打牌久坐好累人 春節釋放疲勞 中醫教你按對四穴位

勞動後造成的身體疲憊,可不能積少成多! 事後按摩肌肉、穴位舒緩,能有效幫助僵硬、疲勞或受傷的身體得以放鬆與修護。

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