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296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為癌症治療點亮明燈!「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最快5月上路,逾3萬名癌友受惠

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大多要透過生物標記檢測尋找基因突變,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NGS)能協助癌症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過去必須自費且所費不貲,衛福部日前定案,最快5月起將19種癌別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預計每年有超過3萬名癌友受惠。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企業善用科技創新、系統策略分析,全方位邁向淨零永續

面對零碳排已是全球趨勢,除了企業導入創新科技之外,工研院也開發永續碳管理平台,與跨領域策略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克服實現淨零的諸多挑戰。

日期:2024-03-18

職場生活

藥師解析助眠新成分: β-石竹烯。養成6習慣幫助入睡 !

「你有睡眠問題嗎?」如果你問身邊的朋友,大概沒有人敢打包票說自己每晚都睡得很好。睡眠品質不佳已經成為現代人普遍的文明病,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半小時內還無法入睡;夜裡起身好幾次或過早起床;明明睡了超過8小時,卻還覺得沒睡飽。如果有以上情形,代表你的睡眠已經出現問題,必須設法改善。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中信銀致力數位創新金融服務 獲《The Asian Banker》、《The Digital Banker》等四獎

中信銀支持中小企業,致力提供數位創新金融服務,日前以核貸撥款流程縮短至4天的線上申貸服務「中信中小企業數位申貸平臺」,以及中小企業主的行動祕書「中信行動e-Cash」APP,獲國際知名財經媒體《The Digital Banker》(數位銀行家)「全球最佳中小企業行動銀行」(Best SME Mobile Banking App, Global)、「全球最佳中小企業普惠金融解決方案」(Best SME Financial Inclusion Initiative, Global)及《The Asian Banker》(亞洲銀行家)「亞太最佳商戶金融服務」(Best Merchant Service Initiative in Asia Pacific)等全球暨亞太獎項肯定,並獲《The Digital Banker》(數位銀行家)評為「臺灣最佳中小企業銀行」(Best SME Bank in Taiwan),顯見中國信託銀行支持中小企業,提供創新金融服務成效獲國際認可。

日期:2024-03-15

產業時事

8國學者齊聚永續農業政策高峰圓桌會議!探討4關鍵面向:在環保、社會公平與經濟發展間找尋平衡點

第一屆「永續農業政策高峰圓桌會議」於3/13、3/14,於沃田旅店舉行,這場由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農訓協會)、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與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研討會議。結合跨國農業人才歷年對在地農業的研究與觀察,互相分享並交換意見,有效抬升各國面對現今全球環境變遷下,對農業產業轉變的因應智識,更促進跨國間互相深化了解與支援的能力。

日期:2024-03-13

職場生活

31歲大腸癌末期,台大醫師切開腹部又闔上「整個肚子都黑了」...他如何奇蹟痊癒,一路活到85歲?

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甚至是癌症、精神疾病等,看似原因各不相同,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這些疾病都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息息相關。幸運的是,只要透過飲食、運動、作息、磁場與日照,修復粒線體就可以從細胞開始,重拾健康。

日期:2024-03-13

產業時事

俄烏戰爭致能源價格飆漲 兩年虧四六六○億 台電為穩物價瀕臨破產 電價非漲不可

台電負債比率高達九成五,經濟部及台電從年初頻繁示警台電財務狀況,疾呼要漲電價,更需政府補貼。產業界及學界均認為低估的電價須調整,台電虧損長期原因也該檢視。

日期:2024-03-13

產業時事

晟德擬配息1.5元 連24年配發股利 展望今年益生菌事業強勢成長

晟德(4123)3月12日董事會通過配發股利案,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5元。該公司自2000年起已連續24年穩定配發股利,今年仍持續回饋股東。

日期:2024-03-12

投資理財

美股持續飆高,第二季還能進場?買什麼?這類ETF可以搶賺AI熱潮

2024年一開始,日股、美股及台股在AI及半導體類股領軍下,皆創新高!日股已經突破4萬點關卡,台股逼近2萬點,而美股那斯達克指數衝破歷史新高16273點,這是自1971年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

日期:2024-03-11

產業時事

「只要你創業我馬上投資你5億!」三鼎生技董座歐耿良:當時我心想,他要不是騙子,就是家裡開銀行

他不僅是臺北醫學大學最年輕的院長,也是臺灣第一位非醫學背景出身的牙醫學院院長;同時將工程背景與醫學跨域整合,於2006年成功開發出臺灣第一支人工牙根品牌;也是醫學大學第一位榮獲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及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得主。在北醫大,時任主任的歐耿良帶領生醫器材研發暨產品試製中心,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進行生醫器材研發轉譯,包括3D生物列印,建立完整的生醫器材及生物性3D列印系統。這一項技術,讓歐耿良締造全國生技類最高金額技術授權案、國科會投資報酬率最高技轉案,也成為臺灣第一家從學界衍生的生物3D列印新創公司董事長。 跨足學界和業界的歐耿良,在學術研究、研發與技轉上的殊榮不勝枚舉,但坐在汐止科學園區、帷幕大樓辦公室內的他,談及創業過程,卻好似在講別人的故事般輕鬆,甚至淡然的說:「第一名或最年輕,對我來說那一頁已翻過去,已成歷史。」

日期: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