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23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5-29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35期︱缺藥現象對生達是「短中長多」

近來國內頻傳缺藥,實情如何我們做了一番調查與研究。調查後我們認為,國內缺藥品項的確有激增狀況,但是對於存股池追蹤的學名藥股—生達(1720)的業績助益卻微乎其微。但缺藥問題讓我們評價生達,以及對生達的長期性獲利卻帶來頗大的幫助,可視為「短中長多」。

日期:2024-01-24

產業時事

台灣工具機繞道土耳其,流入俄羅斯軍工業 台俄記者聯手調查 出口禁令下的紅線交易

(今周刊1414)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進一步提升對俄羅斯的制裁,包括德、日在內的高階工具機生產國紛紛停止對俄羅斯出口;同屬工具機大國的台灣,雖在去年1月補上漏洞,但仍無法完全阻止敏感產品透過其他管道流入俄羅斯。本刊與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合作,經過完整爬梳貿易數據、探訪台灣及俄羅斯工具機業者,一條透過土耳其轉運俄羅斯的貿易網絡,也昭然若揭。

日期:2024-01-24

產業時事

日本半導體重返榮耀?半導體設備估2024年銷售額創4兆新高,年增27%

新冠疫情期間半導體景氣低迷,許多廠商盡可能將庫存量壓低以應付市場危機。然而隨著疫情解封,需求復甦,連帶讓半導體生產設備需求增高,半導體概念股也跟著上漲。

日期:2024-01-22

產業時事

用技術、專利即時研發 連瞳孔放大片、面板也能印 恒基拚出高精度 把印刷機賣進電子大廠

瞳孔放大片、電路板都要靠這家企業印刷!走過四十五年,台灣首家工業級印刷設備廠,從玩具印到體育用品,看它如何搶攻電子業的訂單。

日期:2024-01-10

產業時事

台積電熊本廠24小時趕工建廠、只花1年8個月完工!開幕儀式選在這一天…二廠進度如何?

據日媒指出,台灣台積電(2330)熊本工廠廠房已完工,且計畫在2月24日舉辦開幕儀式,而據悉台灣及日本政府官員可能將出席。共同通信5日報導,台積電5日透露,在日本熊本縣菊陽町興建的半導體工廠廠房已在2023年底完工。該座熊本廠目前已開始將生產設備搬入廠房內、著手進行生產準備,預定會在2024年底量產出貨。

日期:2024-01-08

產業時事

「誤判人類是汽車」特斯拉機器人金屬利爪插入手、背 工程師血濺工廠!馬斯克:它不是我製造的

今周刊編按: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一間位於德州工廠,近日傳出負責切割汽車零件的機器人「失控」,誤將工程師當作汽車,將其按壓在地並將金屬爪插入背部和手臂的「攻擊事件」,據外媒報導,在一份向聯邦監管機構提交的受傷報告中,工程師的左手留下了開放性傷口,所幸傷勢並未危及性命。不過機器人突然「攻擊」人類、血濺工廠駭人事件震驚外界,但馬斯克(Elon Musk)12/28發文駁斥,稱該意外是2年前的事,且「失控」的機器人並非特斯拉製造。

日期:2023-12-30

產業時事

嗶一下秒借YouBike 微程式用感測器小兵突圍 感測雄兵為製程「抓漏」 挺進半導體供應鏈

從資訊設備起家的微程式,靠著感測器技術替悠遊卡刷卡機、YouBike打造電子票證支付系統,還因此吸引面板、半導體大廠上門求助,正式入列半導體供應鏈,他們是如何達成的?

日期:2023-12-20

產業時事

群創傳關閉上海南京後段模組廠、設備轉移台灣?公司最新說法出爐!面板雙虎整併腳步一次看

面板景氣持續處於低潮,面板廠推動精實管理、活化資產,外傳群創將關閉位在上海和南京的後段模組廠,並且逐步把設備轉移到台灣。群創協助印度Vedanta集團,在當地建立從前段到後段模組一條龍生產線,計畫順勢把模組設備出售給印度。對此,群創發言管道14日表示,基於彈性策略,公司的經營布局,皆進行全面審慎評估規劃,包括廠房、設備需求、引進新技術等計畫,將依未來市場動向及新技術發展規劃轉型,致力達成整體營運正面效益。

日期:2023-12-15

產業時事

台灣半導體設備再添生力軍!蔚華科技揪南方科技 攻化合物半導體SiC檢測設備 「已有7~8家大廠來接洽」

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品牌商蔚華科技(3055)攜手旗下數位光學品牌南方科技,共同推出業界首創的JadeSiC-NK非破壞性缺陷檢測系統。這套採用先進非線性光學技術對SiC(碳化矽)基板進行全片掃描,找出基板內部的致命性晶體缺陷,用以取代現行高成本的破壞性KOH(氫氧化鉀)蝕刻檢測方式,可提升產量並有助於改善製程。若以每個SiC晶錠需蝕刻2片基板來計算,JadeSiC-NK可為具有100個長晶爐的基板廠省下每年約800萬美元(約2.5億台幣)因蝕刻而損耗的成本。

日期:2023-12-08

產業時事

現行法規下 對岸可蠶食鯨吞產業護國神山 中資涓滴滲透怎麼防 經民連直指三漏洞

美中貿易戰之下,國際產業鏈逐漸走向二元對立。台灣長期受到中資滲透影響,若要擺脫「紅色供應鏈」的陰影,勢必要有更明確的法規,防堵法外中資持續入侵。

日期: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