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540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從沒見過產業下行時刻,晶片不跌反漲」,半導體產能利用率跌至66%,陸行之示警企業「打庫存變虧損」

晶圓代工需求反轉,2022年大廠紛紛大砍資本支出1~2成,2023年半導體市況難逃負成長命運,外資分析師陸行之預估晶圓代工廠平均產能利用率將跌落至66%,更提醒本季將有很多公司打消庫存,意外陷入虧損。半導體正在清庫存,根據歷史經驗要9~12個月去清理,2023年3~6月是庫存去化低點,現在晶圓代工廠平均產能利用率跌破80%,但還是沒有此起彼落的砍價消息,只有弱需求產業晶片跌價,甚至台積電(2330)部分製程報價還往上走,而清庫存時,IC設計業的營收還會往上走。

日期:2022-12-19

產業時事

他讚張忠謀「百年來最被低估的企業家」…《晶片戰爭》作者:美低估台灣風險,產能若停擺將是毀滅性影響

《晶片戰爭——全球最關鍵技術的爭奪戰》(Chip War: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 作者米勒 (Chris Miller) 週三 (23 日) 受訪時表示,世界上幾乎所有最先進製程晶片都是在台灣製造的,美國政府仍低估台灣可能出現災難性後果的重大風險。

日期:2022-11-25

產業時事

「大家都在搶半導體材料廠!」 力積電總座:客戶長約已簽到2024年 產能操到100% 哪來成熟製程供過於求?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770)繳出亮麗的2021年財報,去年第四季毛利率達到48%,不僅超越聯電(2303)同期的39.1%,今年下半年更可望站上50%,直逼台積電的獲利水準。2021全年力積電的自結每股純益(EPS)為4.92元,等於賺了半個股本,董事長黃崇仁樂觀預期,2022年的營收及獲利表現都可望再創新猷。不僅如此,正在興建中的力積電銅鑼廠,預計今年第三季開始裝機,土木工程在年底前完工;2023上半年產線試產,希望同年第四季開始投產,估計初期月產能1~1.5萬片,目標是2024上半年逐漸拉到每月3萬片。黃崇仁樂觀認為,隨著銅鑼新廠按時程量產,力積電「2024年將會大爆發」。對於有外資示警,2022下半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的成熟製程恐供過於求,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直言,若外資認為台積電瘋狂擴產沒有問題,一顆CPU等先進製程的產品又需要搭配5~7顆的成熟製程晶片,大家應該擔心「成熟產能供不應求,怎麼會是供過於求?」

日期:2022-01-25

投資理財

「從聯電、世界先進到力積電,明年訂單都滿了」 半導體業大老砲轟外資:外面講產能過剩的 「一定有問題!」

晶圓代工業者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再度對唱衰台灣半導體業景氣的外資券商開砲,他透露在台積電之外,從聯電、世界先進到力積電本身,2022年都是滿手訂單,連力積電尚在興建的苗栗銅鑼新廠,第一期每個月5萬片的產能「已經被包光光」。黃崇仁不客氣地說道,「外面在講產能過剩的,一定有問題,我不認為是這樣」。他也認為,現在並非一定得念電機系才能投入半導體產業,若經過台大、清大、成大或陽明交大等四所國立大學的半導體學院的碩博士課程訓練,再進入國內IC設計或晶圓代工業者服務,「可能1~2年就可以上線」。

日期:2021-12-27

財經時事

瞄準拜登基建計畫商機!「美國鋼材通路王」大成鋼謝榮坤拍板衝產能:對於產品價格,我有100%主導權!

「通路本來就很有價值,我做的是『工業產品的網路通路』,對於產品價格,我有100%主導權!」手握全美最大不鏽鋼、工業普通鋁和螺絲螺帽通路的大成不鏽鋼工業(以下簡稱大成鋼)總經理謝榮坤,確實有語帶霸氣的底氣。

日期:2021-05-24

產業時事

日本直擊》內需業績崩九成 地方清酒如何成功銷海外? 台灣人助攻 愛媛清酒幫打群架創生記

日本酒內需市場年年萎縮,外銷成績卻創下十年新高,產能與家數在日本只占不到四%的愛媛縣,要如何攜手產官學打群架?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明明台積電在台灣能就近溝通,卻大費周章把英特爾拉進來…聯發科蔡明介打的如意算盤是?

這起代工合作案,雖然英特爾、聯發科看似僅在「產能」上有所合作,但也讓人好奇,兩家公司未來關係是否有機會能更上一層樓?

日期:2022-08-03

產業時事

梁孟松用台積電管理術 助中芯轉骨

中芯獲利大幅改善,主因是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而除了中國半導體政策的帶動外,梁孟松又在其中扮演怎樣的關鍵角色?

日期:2019-12-04

職場生活

台達電精實二萬名員工背後祕密

台達電成立四十年來,堅守不裁員原則,但,因應中國缺工問題嚴重,有錢還招不到人的窘境,如何不遷廠,還能同時提高產能

日期:2015-06-18

產業時事

併德商讓它奪三獎 線束大廠曝戰術轉折 貿聯老董「髮夾彎策略」打贏併購戰!

併購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老牌特斯拉概念股的貿聯,因為併購,不僅挺進最難切入的半導體市場,更擴大了在歐洲的製造產能

日期: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