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39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重磅革命》開發最潔淨能源技術大突破 新創投資爆發 AI大神、蓋茲都押寶 核融合發電來了?

核融合長年來被視為人類能源的終極聖杯,隨大量人才、資金開始投入,距離我們或許沒有想像那麼遠。

日期:2023-09-06

產業時事

景氣燈號連9藍,追平金融海嘯紀錄 國發會:7月落底訊號更明顯,第4季可望脫離藍燈

國發會周一(8/28)發布7月景氣對策信號燈號及分數,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5分,較上個月增加2分,燈號續呈藍燈,已連續9個月呈現藍燈。國發會指出,景氣領先指標跌幅縮小,指標開始回升,顯示國內景氣雖低緩,但「已經出現更為明顯的落底跡象,第4季可望脫離藍燈。」

日期:2023-08-28

產業時事

950美元以下偷竊者不會進監獄,造成的美國代價! 加州州政府研究首席:經濟學如何預防蠢事發生

2014年美國加州通過47號法案,為減少監獄人數,將犯罪刑罰降低,反而造成治安更加混亂,引發店家紛紛出走,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錯誤的決策,比貪腐更可怕。」究竟政策會帶來哪些影響?我們從經濟學家的眼光,能夠有哪些不同解讀?

日期:2023-08-11

產業時事

北捷車廂汗臭味很難忍,尖峰降至23度有感降溫…月增200萬電費漲票價?蔣萬安喊扛了

日頭赤炎炎,每天有200萬搭車人次的台北捷運車廂,日前有網友發文抱怨,冷氣不涼,空氣中瀰漫汗臭味,質疑是經濟部限溫令所致。不過能源局強調,對20類場所的規範,沒有包括捷運車廂內的溫度。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在臉書宣布,將北捷夏季冷氣溫度調降,非尖峰時刻24度、尖峰時刻23度,預估每月電費將增加200萬至250萬,蔣萬安周四(8/10)受訪強調,運量的確有增加,「相關的費用,我們都可以支應」。

日期:2023-08-10

產業時事

獨家內幕/台積電900億新封裝廠「絕版地」,是誰一通電話讓黃崇仁讓出?神推手是他!

AI浪潮來襲,台積電為消化先進封裝訂單,向經濟部求助,經協調後相中銅鑼科一塊地。這塊原為力積電屬意的地,「最強歐吉桑」沈榮津是如何靠一通電話,使黃崇仁大方讓地?

日期:2023-07-26

產業時事

獨家》台積電急Call經部,2個月喬到絕版地!900億封測廠落腳竹科銅鑼,創1500個就業機會

人工智慧(AI)熱潮襲來,為消化各方湧入的訂單,台積電急尋用地要再擴增先進封測產能,覓得竹科銅鑼園區中最後一塊7.9公頃面積用地,規劃投資900億元,興建月產能11萬片的12吋晶圓先進封測廠,預計2026年底完工、2027年第3季投產,可望創造1500個就業機會。據了解,台積電此次急尋擴建封測量能,是因AI商機來得又急又快,即使經過努力「喬」竹南科、龍潭科等廠產能後,訂單仍累積2年都消化不完,因此才緊急向經濟部求援,並與行政院、經濟部與國科會通力合作下解決用地問題,以布局及及掌握這一波高效能運算(HPC)、AI商機。台積電證實,因應市場需求,規劃將於銅鑼科學園區設立生產先進封裝的晶圓廠,預計將投資近900億元並在當地創造約1500個就業機會。台積電表示,目前管理局已正式發函,同意台積電銅鑼科學園區的租地申請,並安排進行租地簡報。

日期:2023-07-25

產業時事

新能源國際論壇》國際銀行只認台積電,其他廠難買綠電...王美花:規劃擔保機制助攻融資,近期公佈!

台灣許多參與國際供應鏈的廠商亟需購買綠電,但在離岸風電開發部分,因國際大型融資銀行與出口信貸機構,對台積電以外的台廠不熟悉,導致開發商信用評等受影響,且融資信心不足,讓台積電以外廠商難買綠電。《今周刊》周一(7/24)舉辦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長王美花以「能源政策新藍圖」為題演講時透露,政府已就此設計出口信貸擔保機制,要讓這些台廠買得到綠電,近期將會公開說明。王美花說,近期國內幾家大廠反映其國際客戶對2030年前的綠電要求突然變得很明確,現在就得下訂,因此擔保機制對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一期開發很重要,能讓離岸風電開發時可尋求更多元的買家。《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時則指出,自2017年首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後,台灣能源轉型展現卓越成績,如風光發電在今年7/7中午達到806.5萬瓩(kW),風、光電雙創歷史新高,每5度電中就有1度電是綠能,這是台灣能源轉型最「風光」的一刻。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則致辭表示,台灣須重視開發太陽光電時土地取得的問題,如台灣農地不比日本少,而日本糧食自給率35%、台灣32%,日本的案例顯示,其糧食危機並不構成再生能源發展阻礙,重點在如何協調、說明。

日期:2023-07-24

產業時事

國泰金台灣淨零推手 氣候變遷論壇攜1800家企業組織「說到做到」

氣候變遷對於全球的影響加劇,包括平均氣溫升高、融冰讓海平面升高等,日常生活中的變化,已讓人漸漸感受到氣候變遷將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巨大衝擊,時值此刻不容緩的時刻,除了政府公布的二○五○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外,更需要民間企業的大力配合,才有可能達成目標。

日期:2023-07-14

產業時事

協和電廠轉型路迢迢 改採地熱、生質能發電有解? 台電溝通不足 四接開發案注定紛擾

四接開發案自今年五月以來,環評初審已三度流會,爭議愈演愈烈,連環團內部也意見分歧。在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部分學者建議,天然氣並非唯一選項,台電應思考其他可行之路。

日期:2023-07-12

產業時事

雲林寵物品牌「臭味滾」創業11年滾出破億營收、成功外銷20幾國…兩步驟拚B型企業認證

來自台灣雲林的寵物品牌「臭味滾」,憑藉對寵物無害的清潔用品,成功外銷20幾國,下一站,他們更要做到對環境無害。

日期: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