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516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還原保母虐童案時間序,北市曝托育環境髒亂、瀰漫濃濃菸味...訪視員1原因延後訪視「悲劇發生」

台北市社會局今下午將剴剴案專案報告送至各議員研究室,內容還原該案出養前、後的過程,包括案發後,北市社會局調查,涉虐保母還矢口否認,且調查當下環境雜亂、瀰漫濃濃菸味;另外,社會局案發隔天下午4點7分通報衛福部社家署,「致電保護司洽詢本案是否適用重大兒童及少年虐待事件實施計畫,保護司認定家外案件不適用此計畫。」

日期:2024-03-22

職場生活

屏東四月音樂天 台灣祭重建墾丁音樂品牌 遙遠、熱情、奔放

2023年的四月春假,台灣祭連續三天,屏東墾丁大灣人潮滿滿,熱鬧不輸給過年,人群中大多數都是高中生、大學生或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也有年輕爸媽帶著小孩追憶青春,他們隨著音樂流動、搖擺、享受,有時嗨到跳起來衝撞或玩起人體衝浪。很多人感動「墾丁的音樂回來了」,恆春在地人說「和以往的音樂活動不一樣」,台灣祭為何能在短短幾年內迅速重新立起墾丁音樂精神?

日期:2024-03-22

職場生活

從日劇《極度不妥!》反思性平議題:對不合時宜的言行要有「病識感」

最近引起熱烈討論的日劇《極度不妥!》,描述一個口無遮攔的昭和大叔穿越到38年後的現代,遭遇各種衝擊和代溝,藉由古今時空差異,在笑鬧中對性平與世代議題展開反思。

日期:2024-03-22

職場生活

當上主管卻還在想:我要當表率,表現得比下屬更好?一理由告訴你:越能幹的主管越糟糕

市面上的主管教科書都在教你要有多優秀,但真相是越能幹的主管越會變成「被動人才製造機」!

日期:2024-03-22

產業時事

桃機塞機12人懲處出爐,董總記過各1次!350件延誤案處理中,未來怎麼歲修朝「3大原則」改進

桃園機場3月初南跑道歲修讓機場大塞機,導致班機延誤,旅客在機場苦等,甚至有航班因此得改降小港機場。桃園機場公司周三(3/20)針對此事件,由交通部次長林國顯主持,提出檢討報告。桃機公司說明,本次事件依決策、督導及作業層級分工究責,董事長、總經理各記過1次;督導層級副總經理2人最重記過2次;處長以下層級8人,最重記過2次處分。 截至3/18止,彙整機場公司與各航空公司收到案件約350件,後續機場公司亦將再邀集航空公司進一步檢討相關處理情形。

日期:2024-03-20

產業時事

高利環境 難阻經濟成長推升美股 ——消費和政府支出主導美國經濟繁榮

在美政府支出和民間消費持續強勢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對資本市場影響力,將不及整體經濟成長。換言之,若未來通膨持續走緩,美股可望持續走出強盛格局。

日期:2024-03-20

投資理財

寧願不繳房租被趕,也要花錢吃龍蝦大餐!許多窮人並不是賺不到錢,而是比起脫貧更想當下過得爽

美國一位女博士芭芭拉,曾深入基層,想研究底層勞工貧困的原因。她發現,美國的窮人並不是賺不到錢,在美國的工作機會眾多。只不過,如果賺到了錢,美國窮人就會到餐廳,享用一頓昂貴的龍蝦大餐,又或是買台大螢幕電視,或是購買「效果可疑」的昂貴化妝保養品。

日期:2024-03-20

產業時事

社工平均起薪不到4萬、每人要服務1249人!當眾人群起獵巫後,「虐童案」破口又該如何亡羊補牢?

「虐童案」震驚各界,事件壓了3個月曝光,終究難以平息眾怒。但當社工被獵巫獻祭後,眾人是否真正看到背後的安全網破洞?

日期:2024-03-20

競爭力

人們總是沉迷於「我就是正義」

名人出軌、政客失言、Me Too風波、Youtuber形象翻車﹍﹍這些本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為何使我們滿腔怒火、忿忿不平,並不斷在社群網路掀起炎上、公審、肉搜等「正義」行動,甚至能令某些人口出惡言、做出人身攻擊,導致戰火愈演愈烈?《正義中毒》作者以腦科學角度解析人類之所以無法原諒他人的思維模式,提出:「正義中毒是大腦的一種機制,任何人都可能陷入此狀態。」

日期:2024-03-18

職場生活

我罹患了失智症!95歲失智權威醫師告白:曾治療上千患者...患病後我才真正了解,失智症是什麼

編按:長谷川和夫醫師,相當於是失智症界的長嶋茂雄(日本棒球界傳奇人物),是日本失智症醫療界的巨人。他自40歲專研失智症,醫療臨床工作近半世紀之久,更是廣泛用於失智症檢測的「長谷川式失智症量表」的創始人。這位治療過上百、上千名患者的專科醫師,在2017年的一場講座中,公開自己也罹患了失智症(嗜銀顆粒性失智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的報告,全球目前已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估在2050年,將會有1.39億人失智,罹患失智症的人越來越多。而正如長谷川醫師所說「年齡是罹患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隨著人類平均壽命逐年提高,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大增,這不僅僅是年長者的切身問題,同樣也是其家人們要面臨的課題,所以可以說,失智症幾乎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長年在第一線與失智症奮戰的長谷川醫師罹病後,從「專科醫師特有的角度」告訴大家,實際罹患失智症後內心所思、所感,以及身為患者「當事人」,由疾病中得到的領悟、想法。他誠摯地分享自己大半人生,不管是失智症診療、「以人為本」的照護理念,或者罹病後的生活改變、經驗、家人態度等,希望協助病友和其家屬,能更自在地面對失智症。

日期: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