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9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全台防疫報導

WHO:Delta病毒傳播快速、適應力強 專挑這類人攻擊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官員周一 (17 日) 警告,Delta 病毒是目前為止擴散最快、適應能力最強的變病毒株,甚至會挑出最脆弱的人攻擊,疫苗接種率低落的地區尤其要小心。世衛公衛緊急計畫執行主任 Mike Ryan說,最早在印度被發現的Delta 病毒有演變得更致命的潛力,因其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效率高,而且有能力找到染疫後,更容易演變成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群,但是透過疫苗捐贈和大規模接種,全球領袖和公衛界有能力保護這群最脆弱的個體。

日期:2021-06-22

全台防疫報導

快遠離!專家曝:新冠病毒會隨「二手菸」傳染 擴散距離1.8公尺↑  吸菸者死亡率多50%

全球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病毒傳播快速,任何一點沾染到就容易成為下一個中鏢對象,令人防不勝防!近來又有最新研究顯示,竟然連「二手菸」都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且吸菸者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比率,比一般人更高出50%。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老父重症走了...」確診兒病床上伴隨急喘啜泣 4歲童問:爺爺去哪了?爸爸要回來了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病毒傳播快速,社區感染擴大,許多人紛紛染疫,甚至轉重症後死亡;截至本月10日,本土疫情共奪走361條生命,當中藏著無數生死離別的故事。一名收治於台北慈濟醫院的確診男子,在得知老父因重症過世後,無法見上最後一面,顧不得自己還戴著氧氣面罩,躺在病床上失聲痛哭,醫護看了不禁鼻酸、紅了眼眶⋯⋯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三大科學園區面對斷鏈危機?從「一日通勤」到「一日擴散」 解決台灣疫情要做好這2件事

在高端疫苗進行二期臨床的期中解盲後,台灣仍然籠罩在疫情告急及疫苗不足的壓力下,如何解決,或許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

日期:2021-06-10

產業時事

台灣疫情啟示錄

病毒不會挑貴賤,但人心會挑貴賤。疫苗供應有限下,施打順序是關鍵,科學園區的外勞該不該優先施打?

日期:2021-06-09

產業時事

解讀全台大搶工:家事移工為何「不斷逃跑」或「逼雇主就範」?

疫情席捲全球造成國內移工數量減少,許多家事移工因此轉往待遇較佳的工廠任職。政府與其強力限制移工轉換身分,改善適度勞動條件,才能為弱勢家庭留住人力。

日期:2021-06-02

職場生活

高端疫苗連兩天跌停! 下半年該打國產疫苗或進口的? 他說「台灣從來沒有這經驗」

肩負開發國產新冠疫苗重任的上櫃公司高端疫苗(6547),今天再度跌停,一開盤就打入315.5元跌停價,且上午賣單超過1.7萬張。曾經歷2003年SARS的前衛生署疾管局長蘇益仁指出,新冠疫情肆虐,疫苗是唯一解方,而政府必須即早布局,因為即使我國下半年拿到疫苗,仍得處理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同時施打的排程衝突,以及該打國內疫苗或進口疫苗的兩大爭議。蘇益仁也建議,政府可以發揮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協力)精神、成立疫苗小組,彈性分配國內疫苗,並及早佈局第三劑疫苗的談判。

日期:2021-06-01

全台防疫報導

佈局500天,讓篩檢量大增1.5倍! 這家醫院如何超前部署 成為篩檢國家隊的模範資優生

深夜的林口長庚醫院醫檢部仍亮著燈,有36位醫檢師24小時持續輪班。去年起,這個約50坪的實驗室,已率先全台其他醫院,悄悄地引進兩台全自動化的PCR篩檢儀器,每日有2000個檢體在此篩檢完畢,也讓長庚醫院成為篩檢國家隊的重要支柱。

日期:2021-05-29

全台防疫報導

校正回歸是掀牌還是蓋牌?想觀察疫情趨勢變化 國外用這3種方式解讀數據

「應該是掀牌吧,怎麼會是蓋牌?把事實顯露出來就是掀牌,沒有顯露出來才是蓋牌,這個用詞有一點點不是很正確。」5月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校正回歸」確診案例,引發「蓋牌」質疑;指揮官陳時中在回應媒體提問時,透過上述說明,強調「校正回歸」的目的,是為了讓先前因通報流程「塞車」,無法及時公布的確診案例,回歸至原始日期,「一定要把它回歸回去,整體疾病發展的情況,才能夠看得清楚。」

日期:2021-05-25

全台防疫報導

桃園本土新增19、校正回歸6例! 足跡曝光:5間全聯、家樂福、3個傳統市場...上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334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56例,總計595例。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其中桃園市今新增19例本土、6例校正回歸。

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