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59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品味人生

又是主動脈剝離!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辭世享壽78歲…「7症狀當心」嚴重恐48hr內死亡

中央銀行業務局前局長、現任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因主動脈剝離在家突然倒地,送醫急救不治,於周五(10/28)凌晨12:55辭世,享壽78歲。李勝彥的太太是在周五凌晨3點9分,透過LINE告知親友,「我要告訴你們一個不好的消息,剛剛我先生在晚上12:55在榮總的急診室走了,主動脈剝離破了」。李勝彥1944年生,臺南縣人,於1966年自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畢業,後考取日本政府獎學金,赴日就讀神戶大學,並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返國曾任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四年後再度赴美。取得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後,任職於美國維吉尼亞電力公司、華府公共服務委員會。1980年5月返國,歷任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處長及業務局局長、臺灣銀行總經理、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等。李勝彥精通英、日語,為我國奉派或應邀赴美、日等國出席國際性會議首選,李登輝前總統更盛讚其為「國際金融專家」。2022年國發會、金融總會及金融研訓院等協力促成政大國際金融學院設立,7月9日舉辦李院長就任歡迎茶會,前副總統陳建仁、內政部部長徐國勇、前央行總裁彭淮南等逾百位貴賓親臨祝賀。李勝彥鼓勵師生妥善運用學院環境妥善學習,培養知識力,向各方產學優秀菁英請益。他更指出金融、科技等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國際金融學院與半導體學院等成立未來將使產學雙融,讓頂尖大學輸出兩大產業所需的優質國際級人才,成為活絡國家產業命脈、推動產業創新的孵化中心。政大表示,今晨校方得知院長辭世訊息,第一時間前往向家屬致意。李蔡彥校長感念院長在任期間,國際金融學院制度建立有成,順利招收兩屆學生,為臺灣經濟發展與培育國際金融人才貢獻心力。後續治喪及院務事宜,校方將全力協助處理。-------------------------------------------------------------「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甚至猝死,這篇相關報導,提供讀者能進一步了解這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可能發生的原因。(原文刊載於2019/2/14,更新時間為2022/10/28)

日期:2022-10-28

職場生活

隨著年紀愈大 神經系統會變遲鈍 強化核心肌群 有效預防跌倒重傷害

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每年跌倒的發生率大約是三○至四○%,預防是最好的醫療選項。要能保命防跌,除了改善居家環境空間,更重要的關鍵是加強肌力及訓練平衡感。

日期:2022-10-26

產業時事

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資策會展出5項AI智慧科技 經濟部科研成果翻轉產業

台灣科技最大盛事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於今(13)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展出逾千項創新技術,其中又以日常生活廣泛運用的人工智慧(AI)科技備受關注。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支持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在現場展示以企業內部重視的防駭資安技術、智慧交通、製造業、養殖漁業等五項跨領域AI解決方案,有助於加速台灣社會及產業數位轉型。

日期:2022-10-13

產業時事

聚焦資安、醫療應用 臺灣軟實力獲國際肯定! 經濟部輔導資策會研發兩技術勇奪R&D 100 Awards大獎

享譽國際的科技界奧斯卡賽事2022年R&D 100 Awards,匯集全球年度百項革命性技術,於今(5)日在臺正式公布獲獎技術,來自十幾個國家眾多的參賽作品中,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由臺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研發的「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深獲50位專家評審肯定,於軟體/服務類別(Software/Services category)勇奪兩項大獎、「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元服務專家維護系統」亦同時入圍的好成績,展現臺灣資安、醫療革命性科技軟實力。

日期:2022-10-05

職場生活

免費肺癌篩檢(LDCT)執行81天、找到21名肺癌個案!「2大高風險」族群必做揪病灶

國民健康署自2022年7月1日起,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實施9/19,已有7557位民眾使用本計畫,包括4200名(55.6%)男性及3357名(44.4%)女性;其中4470人(59.2%)具肺癌家族史,2753人(36.4%)為重度吸菸者,334人(4.4%)為同時具肺癌家族史之重度吸菸者。

日期:2022-09-28

職場生活

常見皮膚癌有3種,「惡性黑色素瘤」致死率最高!醫曝5種痣恐是癌,長在「這一處」最危險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幾顆痣,小小的痣其實暗藏身體健康的警訊。如果皮膚突然冒出一顆痣,需不需要就醫呢?

日期:2022-09-24

產業時事

台灣進入「群震」現象?專家指這地區人口密集,3至4條「高潛勢斷層」...不公布避免恐慌

台灣最近3天已累計破百次大小地震,從台東關山發生規模6.4地震,池上6.8地震,到花蓮卓溪5.9地震,都讓民眾擔心是否會發生「群震」現象。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最近地震密集餘震時期已進入尾聲,民眾不需過度恐慌,同時指出,嘉南平原人口密集區,約有10條斷層左右,其中有3、4條斷層活動潛勢高,不過無法透露詳情,以免引起社會恐慌。

日期:2022-09-19

保險稅制

台灣百萬人領重大傷病卡!動輒數十萬醫療費「壓垮一整家」…掌握3原則買這保險安心養病

隨著國人飲食精緻化,許多人常沒忌口就吃下不少高油、高糖、高熱量、高鹽的食物下肚,加上外食盛行,讓民眾健康風險提高。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領有全民健保重大傷病證明者已突破百萬人大關,其中「需積極或長期治療之癌症」已逾4成,比重高居首位。這樣的統計,顯見慢性疾病相當盛行,且因重大傷病發生率高,須負擔龐大醫療費用,保險業者建議善用保險加強保障,特別是重大傷病險的保障,提前做好準備才能防患未然。

日期:2022-09-13

全台防疫報導

「這類人」99%會中BA.5…年底前恐再增200萬確診!先打第4劑或等次世代疫苗?專家給建議

國內COVID-19疫情捲土重來,本土染疫人數重返3萬大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9/6)日一共新增3萬6393例本土個案,針對疫情是否已在高點,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仍持續觀察中,但預估今年年底前會再增加200多萬人確診。另外,莊人祥也宣布,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的相關接種計畫,預計在9月底到貨200萬劑。

日期:2022-09-06

產業時事

布建完整網絡 打造社福卓越的友善城市

「支持第一哩路,成為年輕人的首選城市」,一直是桃園重要施政方向,在產業發展提供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營造優質舒適的居住及工作環境,再加上社會資源支持,成為願生、能養、安老、樂活、宜居的幸福城市。

日期: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