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01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全台防疫報導

死亡、中重症數雙創新低!BA.4、BA.5恐釀一波「小流行」?何時降級?莊人祥回應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31,29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1,152例本土個案及14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0例死亡。

日期:2022-07-12

產業時事

柯P幫搶急救期,蔡炳坤19:20倒地19:49到醫院!3徵兆就是腦中風,做這步降死亡率、後遺症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周一(7/11)晚間驚傳身體不適,據了解,蔡炳坤當時和柯文哲及台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等人餐敘,突然感到不適,出現手臂無法舉起、說話有困難的現象,一旁的柯文哲見狀即刻將他送醫治療。北市聯合醫院今(7/12)上午表示,蔡炳坤術後入住加護病房觀察。目前生病徵象穩定。持續治療中未來一周是關鍵期。

日期:2022-07-11

全台防疫報導

首批45萬劑幼兒莫德納明抵台,最快7/21開打!本土病例數緩降…邊境可再鬆綁?全看2關鍵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5)日公布國內新增36,01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5,914例本土個案及10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3例死亡。

日期:2022-07-05

全台防疫報導

我確診康復又出現症狀怎麼辦?重複感染定義出爐!一圖看懂「1~3個月、3個月後」通報條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1)日公布國內新增35699例本土個案及10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1例死亡。此外,指揮中心也公布「重複感染」定義及處置原則,只要民眾曾確診解隔後1~3個月內「症狀惡化」、「PCR陽性、Ct值大於27或是快篩陽」,醫師就可通報重複感染案例,並比照確診病例處理。

日期:2022-07-01

職場生活

人到中年,不太快樂(驚嘆號!還是問號?)

「人到中年,不太快樂」不是一個聳動標題,原來這是有科學根據的。看了一篇哈佛大學的研究,人的年紀越大、越易顯不快樂,不快樂程度到了中年階段會最高;於是,社會大眾普遍給這個現象一個看了就怕的名稱-中年危機。

日期:2022-07-01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匯報/ MIS-C增8例!7個月大男嬰「沒確診就中」…猴痘男可解隔?羅一鈞:仍在可傳染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30)日公布國內新增38846例本土個案及9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8例死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全國各地確診下降情形一致,未來隨著週末通報數減少,可能單日僅有2萬多例。至於今日國內死亡案例、MIS-C、猴痘疫情現況,以及外界傳聞清冠一號自7月起將限縮公費對象資格,羅一鈞也在記者會上詳細說明。

日期:2022-06-30

全台防疫報導

確診又破4萬例「下降沒想像快」,8月恐再爆BA.4、BA.5疫情…Novavax最快7/14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28)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4379例本土個案及4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3例死亡。疫情似乎又「回溫」,發言人莊人祥坦言,疫情下降速度沒有想像中的快,8月甚至還會有一小波BA.4和BA.5的疫情,不過目前死亡人數看來有在下降,希望致死率可以越低越好。至於國內死亡案例、兒童中重症,以及外界關心新北男童恩恩案的相關案情,指揮中心也一併在記者會中說明。

日期:2022-06-28

全台防疫報導

首例猴痘入侵!20多歲男德國返台確診…6縣市開放有條件陪探病、清冠一號擬限縮公費使用對象?

疾管署週五(6/24)公布我國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為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今年1月至6月至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國,機場COVID-19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於6月21、22日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於今日確認陽性。

日期:2022-06-25

產業時事

防範Omicron變異株BA.4、BA.5大流行,邊境管制保守有理?以流行病學來看台灣邊境解封

全球疫情逐步趨緩,世界各國紛紛放寬邊境管制政策,從歐美到亞洲地區的新加坡、泰國、韓國等地皆打開國門,日本6月10日起開放外國旅客組團入境觀光,台灣在分區名單中被列為低風險地區,可享有完全免檢查、免隔離待遇。但台灣何時能放寬邊境解封?國人都引頸期盼,我希望用流行病學的角度來提出建議。

日期:2022-06-24

職場生活

陳文茜罹肺腺癌3年,嘆「活不好死不了」,曾哭到快斷氣…見陽台一幕心境轉變:不想當活著的黑洞

64歲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罹患肺腺癌,手術後各種怪病不斷發生,日前曾透露自己甚至灰心到跑去頂樓,非常想解脫。陳文茜6/23再度於臉書有感而發表示,病還是沒好,量出血氧濃度91、心跳96,「活不好,死不了」,但心態已轉變、正面看待,「不想成為活著的黑洞。」陳文茜表示,一年也快過了一半,持久數年愈來愈重的病,彷彿已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不會稱它為朋友,因為它使你疼痛、虛弱、喘息⋯⋯不能走遠,但至少它不是敵人。」現在已漸漸習慣了它,好像習慣一個不怎麼令人喜歡的室友,日子共處來去之間,也不必太在意,偶爾要假裝視而不見,就像如何對付這個世界有些逃不開的討厭鬼。「但不只是這樣,我還得更開心一些。」陳文茜說,走到上次差點哭出來快要斷氣的四樓玫瑰花陽台,伸展一下芭蕾基本動作,再抬頭看,「哇,這麼多的星辰,掛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當下她便明白,不想成為活著的黑洞,「我還好好活著,我的肩上是巨大的宇宙,向著遠方大山河流,我沒有動。我讓風說話。」陳文茜感嘆,許多人一旦變成重大疾病患者,便自然地把快樂往外推,好似這兩件事情是對立的。恰恰相反,正因爲她的生命可能比別人短,或者至少比別人辛苦,「我們更要努力不懈的把快樂老老實實地拉坐在身邊。」陳文茜自從罹癌後,各種怪病不停發生,「全身滾燙、頭痛欲裂、心跳132,血壓180⋯⋯血尿,血氧濃度不足85。」陳文茜日前說自己甚至灰心到跑到頂樓、非常想解脫。「我尖叫,告訴助理:我想走了,求你們照顧我的孩子們,我活得太累了。助理一直鼓勵我,深呼吸,血氧濃度上來了,86、87⋯⋯,這時我的意識才比較清醒,請她幫忙把藥物給我⋯⋯」。陳文茜說一個小時後,血氧濃度終於回到89,血壓降低至130,全身發熱狀況也改善、頭沒有那麼疼痛。「之後,我告訴自己,人太渺小⋯⋯從此每一個不過度疼痛的日子,對我都是恩典。」她雖然怪病纏身,但也開玩笑說自己應該是「全世界最美麗的人瑞」。「人病了,不要掉入自憐自愛,給別人一點溫柔,你可以帶回一屋子的幸福。」(原文刊載於2021/3/16,更新時間為2022/6/24)

日期: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