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9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電費要漲了?台電去年虧2675億撐不住...拿4國分析「虧損跟核電除役年限退場沒關係」

針對各界關切台電財務狀況與電價調整議題,台電週一(2/13)發布新聞稿表示,去(2022)年受到烏俄戰爭影響,國際燃料價格暴漲,不分能源結構與發電占比,各國電業均面臨虧損與調漲電價的壓力。例如同樣是國營電業、且核電佔比更高的韓國,其電價調漲的幅度和虧損的金額,均大於台電,顯見部分意見指核電依除役年限退場造成台電虧損擴大,與事實不符。台電表示,電價影響民生與物價甚鉅,但電業在財務面的永續經營,也攸關民眾用電權益與國家經濟發展,今年一月份各項燃料價格變動極大,審議會綜合考量能源未來走勢、社會及民生影響後做出決定。

日期:2023-02-13

產業時事

SMR會是長期能源的選項?

台灣該重新思考長期能源安全戰略,或許,核能也該納入選項了。新興技術「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為何已被美國能源部視為安全、乾淨、負擔得起的核電選擇?

日期:2022-12-21

產業時事

從2050臺灣淨零願景直擊桃園的能源轉型策略

今年三月甫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擘劃了全臺從此刻至2050的淨零軌跡與行動路徑,自2019年便率先啟動SDGs、淨零之路走得快且遠的桃園市,也調校了更精準深刻的能源轉型策略,同聲呼應並且紮實行動,邁向共同生態願景。

日期:2022-12-01

產業時事

台亞風能參與2022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秉持「在地共好」精神,台亞風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台北. 「2022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10月19至21日止在南港展覽館一館熱烈開展,台灣唯一全本土的離岸風電開發團隊台亞風能首次參展,位於K0531展區,以「DO GOOD 台灣在地共好」為主軸,在社區、教育與產業三大面向挹注資源,以實際行動回饋地方鄉鎮建設、進行本土人才培植與傾全力支持在地產業轉型三方面,以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日期:2022-10-20

產業時事

企業生與死在一線之間 謝金河:新能源將從「慘」業中脫胎換骨

過去十幾年,如果要在台灣找一個慘得不能再慘的「慘業」,恐怕找不到一個比太陽能產業更慘的了。

日期:2020-10-08

產業時事

預言未來至少「奔馳30年的新產業」 謝金河赴台中見證離岸風力發電傳奇

一連兩天,我們走訪了南投南崗工業區的上緯,再到台中港工業區看華城,然後是中興電工,世紀鋼鐵,到永冠,我們要用自己的雙眼,雙腳來實地看看台灣的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真真假假。

日期:2020-09-23

產業時事

下雨發電不是夢! 科學家開發「雨滴發電機」,一滴水可點亮100盞LED燈

滂沱大雨雖擾人,但也有用之處。最近美國與香港研究人員攜手,想要研究這項常被人忽略的自然現象發電潛力,最終研製出水滴發電機(droplet-based electricity generator,DEG),可產生140伏特電壓,足以點亮100盞LED。

日期:2020-09-03

產業時事

空污減半提前達陣!台電發布環境白皮書一週年:著力於6大方向,加碼目標2030年減排70%

台電18日回顧2019年的減排環保成績單,宣布2030年的空污減半目標,已經提前在2019年達陣,光是台中火力發電廠,去年就比 2014年空污減排逾2萬公噸,對此台電也決定再上修目標。

日期:2020-08-19

產業時事

北台電源 遇三卡困境

依照台電電源開發計畫,台灣北部在2025年前要新增或擴建的機組包括大潭8號、大潭9號、深澳新1機等,但這些計畫卻面臨燃氣、燃煤、燃料棒「三卡」困境,倘若再無轉圜,北台灣最快四年後會缺電。

日期:2018-07-06

財經時事

電力自主》台東達魯瑪克部落 力拚百分百綠能社區 退休警察集資百萬 催生台灣首座公民電廠

坐落於台東縣卑南鄉大南山腳下的「達魯瑪克」部落,在環保團體、部落主席胡進德的多年催生下,決定仿效德國公民電廠萱瑙(Schönau)小鎮模式,成立台灣第一座由居民集資建立的「公民電廠」,靠部落的天然資源太陽、河川、生質能發電,期望未來居民不但用電能自給自足,還能百分百享有綠電,不再受台電、核能的擺布。

日期: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