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3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全球首波碳關稅2023年上路》為何這家台南傳統產業 應變速度比遠東、台塑集團還快? 故事要從24年前的殘酷淘汰賽說起

12月,北風吹拂,剛過了胡麻盛產季的台南西港,農地休養生息。然而,在當地建廠近一甲子、以生產白膠聞名的南寶樹脂,上上下下正忙成一團。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全球首波碳關稅2023年上路》為何這家台南傳統產業 應變速度比遠東、台塑集團還快? 故事要從24年前的殘酷淘汰賽說起

碳中和,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爭,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真的無計可施?難度真的「高不可攀」嗎?政府即將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不久的將來台灣將課徵碳費,《今周刊》團隊歷時1個月走訪全台,我們將用3個現場、3家黑手企業,告訴你這一切並非不可能。

日期:2021-12-29

產業時事

純電動車不等於“零碳排” 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過往在純電動車領域相顯低調的豐田,卻在前些日子一口氣公佈了16款純電動車產品,這世界最大汽車集團到底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日期:2021-12-23

產業時事

老謝看好離岸風電發展 「這7字」點出投資趨勢 市場聚焦12檔再生能源概念股

全球日益重視綠能發展,也讓相關產業,成為資本市場當紅炸子雞。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在離岸風力發電領域,台灣有許多企業,可望受惠,有機會在潔淨能源發展道路上,創造新的里程碑。

日期:2021-11-15

產業時事

聯合國氣候峰會的前三堂先修課 ——台灣處於永續轉型的關鍵點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在英國格拉斯哥市(Glasgow)登場不到數日,已有幾個台灣應該學習的啟示。

日期:2021-11-10

公投專區

全球企業不可忽視的減碳+綠電浪潮 宏碁、Gogoro已經準備好了

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識,因此台灣企業最不可忽視的兩大關鍵字就是:減碳+綠電。宏碁、Gogoro兩大國際品牌也超前部署,正一步步深化成為商業策略,並已展現具體的成效和決心。

日期:2021-11-10

產業時事

住家即微發電廠兼水庫 菁鏈科技(本住)要當建築界特斯拉 

人們很難想像,在一棟棟水泥叢林背後,建築物竟消耗全球40%能源。陽光、空氣、水是生命3要素,菁鏈科技等公司共同經營的新創品牌「本住」積極推動正能量建築革命,導入全外氣自然能轉換、水能源智慧與太陽能發電新科技系統,讓住家成微發電廠兼水庫,切入能源與碳權交易管理,從耗能變節能,誓言當建築業特斯拉。

日期:2021-11-01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82期︱遠東新再生聚酯布局4大優勢,卡位碳中和商機

遠東新加大加深再生聚酯(RPET)的布局,預計2030年的RPET的產能將是目前的3倍。美國最大的RPET公司-CarbonLite今年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為何遠東新還執意往再生聚酯的方向勇往直前?

日期:2021-10-22

產業時事

永續投資能不能賺錢? 為何台積電、中鋼要帶頭綠色轉型?經濟部:不減,5年後估至少衰退245億元

過去幾年間,全球掀起ESG浪潮,永續投資逐漸成為全球投資市場的主流話題,資金不斷湧入以ESG、環境保護命名的各種金融商品;近2年,企業發佈會或財報會議上對於「碳」的討論度明顯提高,企業紛致力於讓營收成長引擎與碳排放量脫鉤。上月底晶圓代工廠龍頭台積電就帶著1500家供應商減碳,並發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中鋼於日前也首度對外揭露碳中和規劃,預計2025年合計要減碳7%、2050要達到碳中和。然而,對於投資人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企業在綠色轉型、永續投資的過程中到底會不會賺錢?

日期:2021-10-04

產業時事

台積電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這段話」 背後竟隱含著台灣低碳基礎設施不足、恐難吸引外資的窘境

「台積公司主要營運生產所在地位於台灣,儘管其再生能源市場民國109年取得首批再生能源轉供等重大進展,但仍未達到歐美地區之供應充足度,因此在產能持續成長下,台積公司即便執行全球同業最佳的節能減碳標竿作為、達成單位產品碳排量下降目標,仍無法抑制整體碳排量的持續攀升。」台積電2020年度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出現這麼一段文字。

日期: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