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7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職場生活

大學影響力排名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落實SDGs行動

在近年有一點轉變,人類環境共生的概念浮現。人類追求更高的價值:人類與環境共生的永續發展。聯合國推出永續發展指標;企業界也推出了「環境社會治理(ESG)」的概念,這些指標都改變了大學影響力排名。

日期:2021-12-28

職場生活

不想上學!數理資優班生墜樓亡 「老師我很矛盾,忌妒差他一兩名」 她曝青少年有兩次憂鬱高峰

新北市一名13歲青少年,2周前才以優異成績進入數理資優班,昨日含淚向父母說「再見」後,清晨便從住處墜落,被發現時身上多處外傷、當場就失去生命跡象,案發經過仍待釐清。少年父母悲慟表示,孩子生前曾說不想上學,但沒有多說原因…事實上,台灣的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率連續20年攀升,近幾年更是不斷傳出資優生自殺的新聞,數年前一名北一女新生疑因課業壓力跳樓輕生;去年底台大三天內接連傳出歷史系、法研所學生輕生,消息震驚全台。年輕世代為何會選擇在青春綻放時結束生命,心理危機與壓力究竟從何而來?

日期:2021-09-14

產業時事

台灣「生不如死」、生育率全球最低! 為何少子化問題幾乎無解? 女性面對「這兩大問題」是關鍵

台灣「生不如死」的警鐘持續響起,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在死亡人數不減的前提下,我國正加速邁入超高齡社會。探究新生兒逐年遞減的主因,原來是台灣在生育年齡的未婚人口比例節節攀升,導致生育率下降。在「中年單身未婚即剩女」的亞洲社會,台灣女性為何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小孩呢?

日期:2021-05-06

產業時事

有孩子,更幸福!今周刊調查:女性生育意願27.3%,「經濟壓力」是最大阻力,逾4成曾因「房事」卻步

台灣生育率跌破「超低」門檻,已整整18年。這段期間,「少子化」成為許多問題的癥結,政府接連推出的催生政策,卻無明顯成效。每個不生小孩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糾結的因素。但《今周刊》的獨家調查,提供了明確努力目標:若增加價格親民的公共托育名額、創造能安心請假育嬰的職場環境大部分年輕人,將更有生育意願。這是急欲擺脫低生育陷阱的台灣,不容錯過的改變契機。

日期:2021-04-14

產業時事

台灣,一直在進步!台豬解封、通姦除罪、黑洞之眼、新住民發光……

2020年,新冠肺炎帶著強大的毀滅性席捲全球,這是災難瀕臨城下的一年,也是人類直面挑戰的一年。台灣防疫做得出色,經濟表現也如同地球上的「角落生物」繼續正成長。今年,台灣甚至因防疫有成、被世界看到。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挑戰一直來,台灣一直挺住並且前進,撥開烏雲,學會教訓,找到了烏雲金色的鑲邊。

日期:2020-11-18

產業時事

永續不只是環保議題,它與經濟不對立!蔡其昌:推動永續發展,我們最容易犯的錯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不解決根本問題的謬誤行為,其實不論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很常常犯這類錯誤。原因很簡單,現代社會的高度專業分工雖然有助責任劃分跟造就技術進步,卻也形成框架的侷限,就像頭痛可能是來自於消化系統,所以必須要改善飲食生活習慣才行,但是飲食生活習慣又是來自於某社會變遷原因,這就已經超脫醫學能單獨解決的能耐。

日期:2020-08-21

產業時事

台61線,以海之名,幸福持續

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北起新北市八里區,南至臺南市七股區,全長約308公里。 全程緊貼著海岸線,臺灣海峽的波光潾潾,一路相伴。 打破了以往以陸地為重心,對海洋則保持防堵的姿態。 低打擾、低破壞、低侵犯,與沿岸生態保持微溫小距離。為的是讓人們擁有行的方便,然後重新與海洋立約—找回昔時先民以海洋為中介的開拓精神。

日期:2020-04-06

幸福熟齡

葬禮要花30萬!父母火化後不取回骨灰...一場終極的「零葬」,讓子女從墓地的重擔中解放出來

編按: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一般來說,台灣民眾花在治喪的費用,包括棺木、告別式、靈骨塔位的安放等,粗估約30萬元。當然,有些人認為儀式簡單隆重即可,有些人對靈堂佈置要求較高,根據家屬的需求不同,治喪費用將會有所增減。傳統觀念認為,父母的喪葬費用是子女的義務及應盡的孝道。隨著社會變遷,有些父母選擇簡化自己未來的葬禮,現在甚至還有「靈葬」的觀念;而這些新時代的治喪方式,對子女來說也能從過去沉重的負擔中得到解放。

日期:2020-02-03

財經時事

臺灣家庭大調查「成年子女誰最常探視父母?」數據說話:單身女兒第一名

不論老後是否靠自己,爸媽總期待孩子離家有了一片天,仍會時不時回家探望陪伴。中研院家庭動態調查費時 20 年,追蹤台灣家庭的互動模式,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陶宏麟從中發現單身女兒最常探視父母。研究成果挑戰了西方經典示範論觀點,反映性別差異影響家庭互動,也預示臺灣未來可能將由大齡女子承擔較重的養老壓力。

日期:2019-11-20

幸福熟齡

學會一個人,才能不孤獨!當女人更長壽,培養興趣、學會獨處別等老了才開始

隨著壽命愈來愈長,女性又活得比男性更久,獨自生活的那一天到來之前,該怎麼學會一個人也很快樂?

日期: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