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98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

產業時事

從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針對關西機場事件省思「台灣媒體的自律與他律」。

日期:2021-05-31

產業時事

引領「銀色金融」潮流 合作金庫走一條金融創新路

在台灣,金融機構要推出新的商業模式與產品,往往需經過漫長時間研發與推廣才能獲得客戶認同,但是合庫在董事長雷仲達四年來創新經營模式與成長,已發展成為國內銀髮信託業務第一品牌。

日期:2021-05-31

全台防疫報導

讓具檢驗能力的醫生、私立醫院一起來吧!台大公衛拋6大建議向指揮中心喊話

從疫情指揮中心在5/15宣布雙北市進入第三級警戒以來,疫情持續延燒,由於PCR檢驗量能不足,確診報告嚴重延遲,輕症確診者只能在家等候、而重症確診者也面臨沒有ICU病床收治的窘境,即使醫療資源相對豐沛的雙北市,幾大醫學中心與公立醫院已經出現嚴重超載的危機。

日期:2021-05-28

全台防疫報導

同島一命挺醫護!元大金控和馬家共捐款1.6億抗疫 企業界最大手筆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重,造成醫療資源緊繃及醫護人員身心嚴重負荷,防疫最前線面臨崩潰邊緣之緊急壓力。元大金控集團今(27)日宣布,將捐款新台幣1億6000萬元給第一線醫療體系,聲援政府,為全民防疫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1-05-27

投資理財

信義房屋成逆境贏家 入選V型反轉TOP100企業

2021《天下》兩千大調查公布結果,信義房屋連續27年房仲業第一,今年天下雜誌更新增「韌性企業200強-V型反轉TOP100」排行,當中有十四家服務業入榜,信義房屋名列服務業第一,被天下雜誌列為2020年逆境贏家之一,顯見信義房屋不畏疫情,堅持企業社會責任、持續不斷創新,獲得認可。

日期:2021-05-27

投資理財

合庫「主動、靈活、創新」 打造新世代財管服務

合作創新局 金庫永傳承成立百年的合作金庫銀行,於5月18日獲得金管會核准開辦「高資產客戶適用之金融商品及服務」業務,成為國內「財管2.0」的7家銀行之一,取得服務頂級億元客戶的執照,象徵財管業務邁向另一里程碑。合庫近幾年來積極結合金控資源,組成專業理財經理人和商品研發團隊,採用1+1+N的團隊服務模式,提供客戶的資產配置、家族理財及傳承接班等多元化需求;同時推動「信託2.0計畫」,進行跨業合作,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積極增加金融服務的可及性。

日期:2021-05-26

產業時事

悠遊實聯制支援多種規格 人人可申請 沒帶手機也能通

近日因應疫情升溫,防疫措施升級,實聯制成了商店必備措施,但也因為使用工具不一,民眾多感不便。為了響應防疫,提供商店更多元的實聯制選擇,悠遊卡公司今天(5/20)推出商店「實聯制神器」,讓商店可以透過手機,即可向訪客輕鬆掃碼,確實完成實聯登記。

日期:2021-05-24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14期|台灣洗腎產業的獲利王—杏昌生技

有洗腎王國之稱的台灣,每年固定需要洗腎病患超過9萬人,花掉超過500億元健保支出。洗腎醫療產業的老牌公司杏昌,獲利一向穩健、配息呈現逐年成長態勢,時值台股大跌之際,如果杏昌也出現回檔跌至合理價,是存股族可優先考量的標的。

日期:2021-05-17

投資理財

當沖熱潮把台股炒出歷史天量! 究竟是推動量能的推手 還是助長投機的春藥?

一家券商分公司的業務量,居然可以超過一整間富邦證券;幾位不到30歲年輕人的月下單量,可以超過一千億元,不要懷疑,這些都是「當沖惹的禍」。究竟,當沖稅率減半是魔鬼般的春藥?還是促進股市熱絡的推手?《今周刊》深入許多當沖聚落,掀開這些神祕當沖大戶的面紗,讓當沖的真實樣貌呈現,這群浪頭上的當沖客,有著外界想像不到的新風貌,他們或許正在寫台股歷史,也迎著浪潮上的風險。

日期: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