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台灣不可忽視的高成長地區!工廠都來了、獨角獸紛紛到美國上市,東南亞憑什麼成為「小中國」?

人口紅利及年輕世代,造就多樣化的創業機會。依據Worldometers網站顯示,東南亞(South-Eastern Asia Population)目前人口數為6.8億人,而且持續成長中。

日期:2022-04-25

財經時事

好市多、全聯帶頭加薪!調查顯示過半企業下季開始加薪 徵才月薪平均近40K

零售業者好市多、全聯近期傳出調薪,讓網友紛紛詢問有無缺人?調查顯示,其實有5成8的企業都有意在今年第2季加薪,創下4年新高;有3大產業徵才意願高,平均月薪落在37K。

日期:2022-03-24

產業時事

全球供應危機譜出製造新趨勢 ——疫情催化台灣製造業再起

新冠疫情依舊嚴峻,直接或間接造成全球供應斷鏈,使得各國更加重視供應鏈的韌性。台灣經濟發展以科技製造為主,在半導體、精密製造的優勢下,反倒在國際經濟逆風中站穩腳步。

日期:2022-01-05

投資理財

38位投資名家大調查 揭2022年台股全攻略

看全球經濟,各家外資機構對2022年的普遍定調是「回歸正常化」。經濟成長從過去一年的「強復甦」格局,至2022年下半年可能走回疫情前的「溫和成長」,過程中,資金環境也在美國聯準會轉趨收縮資金的態度下,疫情後的瘋狂資金派對料將逐漸降溫。

日期:2021-12-22

投資理財

美豬議題牽動台美關係?群益投信董座「對台加入CPTPP具關鍵影響」 國泰投信總經理:FTA談判關鍵

由《工商時報》主辦的「2022全球財經投資趨勢」圓桌論壇,邀請群益投信董事長賴政昇、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及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尤昭文,針對2022年投資趨勢預測、趨勢新機會、台灣產業布局接軌國際等主題,進行全面剖析。

日期:2021-12-17

產業時事

台灣正邁向「生不如死」 如何才能成為AI大國及科技強權? 前Google台灣大當家提出這兩個解方

台灣已經進入人口負成長,2020年新生兒下降到只有16萬人的歷史新低,且比全年死亡人數還少,未來將明顯衝擊勞動力及整體經濟,更勢必影響我國視為經濟命脈的科技業,特別是半導體。曾是Google台灣第一號員工,也是前Google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簡立峰認為,如果台灣想要在未來的全球科技版圖中,成為大家不可忽視的人工智慧(AI)強國,至少有兩個方向可以發展,第一是結合台灣既有的科技硬體及資通訊強項,發展相關的人工智慧應用,但必須彌補半導體及新創事業的人才年齡差距;第二,國內企業需要思考,如何走在年輕人之前,創造新的事業或商業模式,讓人才不用從台灣出走,就能做到全世界的市場,而不會因為人才在國內看不到發展機會,而出走國外。

日期:2021-11-29

產業時事

前進昆山、東莞兩大聚落 台廠卑微要求 停電「請提前半小時通知」… 直擊中國限電下 中小型台商生存戰

中國限電一個多月之後,供應鏈短缺、甚至斷鏈的效應正在逐漸發生,只要限電一時難解,有多少台商要在這波滾滾潮流中滅頂,答案就快要揭曉。

日期:2021-11-17

產業時事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30年前立陶宛人賭上一切爭取獨立 他們如何全力捍衛民主、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26

產業時事

經驗借鑑》不忘歷史悲痛 二八○萬人小國盡全力捍衛民主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 立陶宛如何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08

產業時事

企業抗疫當前,就該提前部署接種防勒索疫苗!

台灣防疫成就在2020年交出亮眼成績單,成為全球少數維持正常經濟活動的國家。但在今年,Covid-19病毒首度突破台灣的境外管控,進入境內造成社區感染,公衛專家提出全民施打疫苗為首要解決方案!有此前車之鑑,虛擬網路世界的資安疫情破口,也會在毫無防備的狀態一夕成災。為了保護企業資安,接種防勒索疫苗絕對是當務之急!

日期: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