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保險稅制

兒子剛畢業在當兵卻能1年還清2千萬房貸!會被追稅4大NG行為,國稅局:贈與不是只有直接給子女錢

經常有很多民眾與子女間的房地產移轉,都想透過子女來購買父母的房子以規避贈與稅;但子女通常沒有足夠資金可以支付給父母,於是就想出用借款給子女的名目,來讓子女有錢、有金流可以買自己的房子,但《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即明確規定跟父母借款而來的資金購買父母親的房子,即使有金流仍會國稅局視同贈與,而課徵贈與稅。

日期:2024-03-20

保險稅制

善用每年244萬免稅額!他將兩次贈與「壓在1年內」行嗎?不想送錢給國稅局,「兩大誤解」你該注意

善用贈與稅免稅額可兼顧節稅及家族傳承,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民眾在運用這項節稅工具時常有兩大誤解,第一是誤解「每年」起算時間,第二是誤解「每人」定義。

日期:2024-03-17

保險稅制

財產傳承想節稅,建議別再贈與房地產給子女了!盤點過去節省遺產稅8大方法,哪些不適用現在法令?

過去節省遺產稅的8大方法不一定還適用現在法令...

日期:2024-03-14

保險稅制

拿亡夫存摺印章領錢被拒,到國稅局申報又發現遺產稅破千萬!辦繼承卻現金不夠、遺產不能動怎麼辦?

張董膝下有二名子女,多年來苦心經營小型機械加工業,員工持續累積下已達到10人,頗具規模,每日忙進忙出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也累積不少財富,資產除了公司持股外,閒來無事就是到處購買不動產,現金部分,張董覺得公司不大,分離管帳麻煩,多半還是以個人帳戶作為主要收付支出,直接用個人財產支付公司的大小支出。張太太平日除協助張董管理帳戶外,與張董投資不動產不同,張太太則喜歡接觸各類金融商品,股票、基金、期權都有接觸,多年前也在朋友介紹下購買,為家人購買了不少人壽保險。然而,好景不常,張董突然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去世,公司員工知道後都人心惶惶,特別是公司會計,因為會計知道張董都由個人帳戶收支,非常擔憂公司購買原料、員工薪水要如何支付,立即就聯繫管帳的張太太討論,張太太則跟會計掛保證,張董存摺、印章都在她手裡,平常都是她在進出銀行收匯款項,需要時再先用張董名義,直接匯款或領出即可。然而,張太太持存摺印章到銀行取款的時候,行員發現張董已經過世,即立即提醒張太太如果用張董名義繼續領款,可能會觸犯刑法偽造文書罪,且偽造文書罪屬於非告訴乃論罪,即便沒有被害人,檢察官仍會主動調查起訴,建議還是要先去辦理遺產繼承,完稅後再來提領。張太太一聽覺得有道理,便去向國稅局申報遺產稅,但由於張董多年來到處購買不動產,在不動產多年漲價下,核定後的遺產稅竟然高達千萬元以上,張董現金存款根本無法支應,張太太手上的現金也不足,更不用說張董的公司更是需錢孔急。無奈之下,張太太希望申請以不動產去抵繳遺產稅,這時候換二名繼承的子女跳出來反對,因為國稅局核定能抵繳的不動產價值,是以公告現值核定,一筆土地雖經核定價值只有500萬元,但市價早已達1,200萬元以上,用來抵繳稅款顯然不划算,會損害到繼承權利,且二名子女並未想繼承張董公司,亦不願意先出資繳納遺產稅。這下換張太太急成熱鍋上的螞蟻,在張董存款無法動用下,現今根本不足以支付公司日常營運,眼看公司瞬間要土崩瓦解,萬幸這時張太太的保險業務員來電,在知悉張董過世後,立刻協助張太太清點幫張董投保的人壽保險,並申請理賠,在幾天後張太太順利拿到理賠金,這筆現金及時雨,成功幫公司回歸正常運作收支,也繳納了遺產稅,讓張太太能夠接續與子女慢慢商談遺產分配問題,躲過了一場大危機……

日期:2024-03-13

產業時事

「沒有我,你有今天成就?」別這樣勒索家人 他把2500萬贈與5子女,為何不怕棄養還保證孝順一輩子

父母多會將生前財產做好規劃傳承給後代,避免百年之後遺產被課重稅造成孩子們的負擔,但除了如何節稅,更多退休族群擔心,會不會錢被子女分完後就遭到棄養?有網友提出一妙招,保證孩子們每月開開心心回來吃飯,父母們也不必擔心錢被拿光沒人理,獲得許多人大讚。律師呂秋遠提醒,請把錢優先拿來照顧自己,其實父母子女之間「愛才是最大」,不要用孝順要脅、不要勒索自己的孩子,無論是金錢或是情感,這只會讓人逃得更遠。

日期:2024-03-12

保險稅制

遺產稅懶人包》免稅額、扣除額有多少?繳不起怎麼辦?5分種搞懂如何計算與申報流程

在華人的世界裡,有許多父母努力打拚、累積財富,儘管已經累績不可小覷的身家,卻還是捨不得吃好、用好,就是為了要給下一代更豐富資源。然而,除了花心思累積財富,也應該多了解遺產稅的相關稅務知識,才能讓照護下一代的心意更完整的傳達。

日期:2024-03-11

產業時事

任內最後國情咨文!拜登首提「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打擊藥價,還調侃川普…4大重點一次看

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川普有望在今年底的總統大選再次碰頭,拜登 (Joe Biden) 於周四 (7 日) 晚間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國情咨文,針對援烏立場、藥品價格、台海安全以及調升企業稅率等議題表達看法。

日期:2024-03-08

保險稅制

父母逐年贈與子女488萬幫買房,還申請「贈與免稅證明書」...為何最後被扣贈與稅?漏了1個關鍵動作

每年的贈與稅免稅額是224萬元,所以許多的父母親總會利用該免稅額,逐年贈與現金給小孩,如果父母親各贈與244萬元給小孩,每年即可取得488萬元的資產,10年就可以幫小孩累積4880萬元的資金,對於未成年小孩購置不動產,有很大的助益。但是,該資金流向是否明確,攸關未來以自有資金購置不動產時,是否會被課徵贈與稅的關鍵。

日期:2024-03-07

產業時事

陳盛山看新加坡率先2026年起開徵航空碳稅 在永續發展道路上搶先插旗

在全球高呼「永續」的大旗下,各行各業都開始響應或規劃「脫碳」的期程,力求在這股全球趨勢下仍保有一席之地,其中被歸類為「碳排大戶」的航空產業更是積極, 連帶使得機場、飛機製造商等相關共應鏈,亦紛紛投入這股浪潮之中。

日期:2024-03-05

職場生活

他在桃機免稅店花7萬購物、入境日本卻被課萬元稅!過來人揭海關這麼看:曝2招避稅

機場免稅店價格實惠,許多人出國都會到免稅店消費,趁機省一波。有網友近日在桃園機場免稅店買衣服,消費約7萬元,想不到入境日本,出關時竟被課稅,繳了4.4萬日圓(約9246元新台幣)。其他網友解釋,日本入境免稅額為20萬日幣(約新台幣4.2萬),有人建議,可以乾脆剪標、穿上新衣服,或是放在台灣,回國再取。

日期: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