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7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6
產業時事

安倍經濟學續航 要拚有感復甦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眾議院選舉中大勝,顯示人民肯定了他上任後推動的安倍經濟學,也願意再給他一點時間繼續推動。現在日本股市、房市熱絡,就業人數增加,一般人民卻無感。如何有感復甦,將是他未來面臨的最大考驗。

日期:2014-12-25

產業時事

阿根廷倒債事件 動搖全球金融秩序

哪有這種國家?欠了錢不還,還有百名經濟學家、多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幫它喊冤?國家破產,股市還是今年以來全球漲幅最高,引來一堆投資人搶進買便宜?別小看阿根廷倒債,它的影響,可能比你看到的更深遠!

日期:2014-08-07

產業時事

安全至上 拉美、亞洲將獲資金青睞

市場沒有決定性的好消息出現,但歐美重要領導人似已開始覺悟,悄悄啟動新改革。轉變仍待觀察,至少已見曙光,如果市場資金恢復理性,新興國家股市也有機會獲得更明確的資金進駐。

日期:2011-09-15

產業時事

韓國翻身的條件 希臘一個都沒有

陷入國家破產危機的希臘,能不能像「IMF學長」韓國那樣,在接受國際金援後,藉著強勁的出口,重新尋回國家與民族的自尊?從幾個方向來檢視,韓國學長的幹勁以及迅速復甦的條件,希臘一個都沒有。

日期:2010-05-06

產業時事

雷曼兄弟、美林、AIG危機再現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才在七月初協助二房公司度過危機,但是短短一個多月,二房公司股價在八月十八日的那個禮拜又再度崩盤。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公開表示:這場危機才走到一半,最壞的事情還沒到來,「還會有美國的大銀行倒閉!」

日期:2008-08-28

投資理財

亞股三重奏 長曲短調接力上場

以全球角度來看,亞洲至少具備科技、內需及貨幣升值三大題材。科技股主要布局南韓、台灣及印度;內需及人民幣升值題材,則以中國、香港及東南亞各國為主。其中,不少亞洲第一、全球第一的企業,為亞股投資帶來高度想像。

日期:2006-10-05

投資理財

全球投等債甜蜜點浮現 目標到期策略鎖定收益契機

近一年來各類債券殖利率彈升,彭博全球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殖利率現已來到約5%左右,高於2010年以來均值3.7%,對於風險屬性偏向保守,尋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來說,是極佳的切入時點;國泰投信現正募集一檔三年到期全球投等債基金,該基金採「季配」機制,募集時間至5/26止。

日期:2023-05-24

投資理財

嘉能可利空出盡 還是淪雷曼第二?

石油、大宗物資重挫,讓新興市場及全球大宗物資龍頭嘉能可淪為「QE負債症候群」。然而,這群病人是否能從廢墟中起死回生,得看原物料是否價格回溫,而嘉能可後市,將成關鍵指標。

日期:2015-10-08

產業時事

義大利「七%危機」啟示錄

義大利十年期公債利率突破七%,但用「七%危機」觀察,卻犯以偏概全錯誤,表面上,義大利公債在恐慌交易中升破七%,但實際上,義大利卻在壓力下,完成以前不可能做到的財政改革。

日期:2011-11-17

投資理財

長期財富出自熊市!如果你打算在10年後退休,就不該被嚇到...盤點:在空頭市場獲利的10種方法

空頭市場來襲時是很慘烈的。隨便問一位在1973∼1975年、2000∼2002年、2008年或是2018年短暫但慘烈的12月期間滿手股票的投資人就知道。截至2020年1月,市場創新高,熊市似乎正在冬眠,殊不知可能在大家不注意時到來,對措手不及的投資人造成傷害。為了減輕大屠殺的痛苦,把下嘴唇死命拉到前額,遮住雙眼不想看到慘狀。幸好熊市往往比牛市短,只要適當分散風險,就能安然度過,而沒有太大傷害。

日期: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