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43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早餐店老闆娘因胃食道逆流就診,結果胃鏡一照竟是第二期胃癌!胃腸肝膽科醫師教你分辨:胃炎vs.胃癌

門診時,因應病情需要的時候,我會建議病人照胃鏡,但是對於照胃鏡的恐懼,時常會在病人做與不做的猶豫掙扎之間顯露無遺。「上次做胃鏡好不舒服,以後都不想做了!」、「隔壁陳媽媽說做胃鏡很可怕……」、「除了照胃鏡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了嗎?」(口氣通常很絕望)

日期:2022-10-30

職場生活

陳時中才宣布明年癌篩檢4+1,肺癌篩檢卻在預算裡「被消失」? 國健署回應了

「肺癌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是癌症死因首位,經過歷任署長與同仁努力,明年起相關長期計畫將持續進行。」今年6月29日,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開心出席國健署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計畫記者會,宣布將LDCT篩檢列入常規補助,拚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原來的美事一樁,如今卻引發爭議,國健署明年度編列的癌症防治經費,未見理當要新增的肺癌篩檢,屆時是否排擠或「吃掉」其他既有計畫經費,後續值得觀察。

日期:2022-10-28

產業時事

「現在黑數慢慢浮現…」70歲嬤入院前篩出2條線仍撒謊,幼孫1句話戳破!醫嘆:多替別人想

國內新冠(COVID-19)疫情原已緩步下降,如今隨著措施漸漸鬆綁,染疫人數再度回溫,光是今(10/26)日的確診數又回到4萬例以上,眼前的生活雖進一步恢復正常化,但病毒並未完全消失,有醫師透過在急診室實際發生的例子,說明今後疫情的控制將仰賴民眾的自主管理。

日期:2022-10-26

職場生活

18000多個罕病家庭待援…罕見疾病基金會邁入20年,「罕見家園」正式啟用,新服務模式起飛

罕見疾病基金會邁入第二個十年,為提供更具前瞻的服務目標與願景,歷經12年於新竹關西籌設以農場內涵為特色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罕見家園」,於10月22日(六)正式啟用。除持續深耕罕病家庭服務外,未來也將整合在地化資源,推動科普教育及生命教育宣導,同時提供罕病家庭喘息及民眾體驗之場域,為亞洲罕見疾病服務之亮點。

日期:2022-10-24

職場生活

現在不辛苦了…53歲金馬得主大腸癌逝,曾說化療難熬「藥像硫酸倒肚子」出現4病徵快就醫

以電影《叱吒風雲》榮獲第58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知名動作特技指導朱科豐近年飽受大腸癌折磨。昨(10/20)日他在臉書發出告別文,說自己「現在不辛苦了」,其工作夥伴也證實他已離世。朱科豐2018年在中國拍戲時,每天都出現腹痛狀況,甚至出現血便,返台檢查後確診罹患大腸癌4期,化療4年仍不敵病魔。大腸癌在台灣是前3大最常發生的癌症,民眾若出現4徵兆,包括大便習慣改變、血便、貧血症狀與腹脹等,就應盡快就醫。

日期:2022-10-21

職場生活

阿伯左側無力以為中風,檢查竟是肺癌轉移!胸腔內科權威:當X光片能發現罹癌,其實已離死亡很近

千禧年以前,有8成5以上的肺癌病人,一經確診時,連開刀的機會都沒有;有時,當我不想讓數字顯得如此張牙舞爪,會將8成5改說成8成。但這幾乎無法帶來效果,聽者的震驚程度並沒有因此而銳減。當年,電腦斷層雖然早已問世,但技術與費用仍有很大的限制,肺部檢查與肺癌篩檢大多只能仰賴胸部X光。但X光片有太多的重疊,骨頭、肺血管、橫膈、心臟⋯⋯這張透視的片子裡,能夠隱匿的暗角太多,即使看片精準、經驗豐富的胸腔科醫師,有些時候也無法在片子中找到那些想極力消滅的罪犯。

日期:2022-10-21

職場生活

晚期發現 再積極治療存活率也難拉高 最新8大癌症分期存活率 魔鬼藏細節裡

國健署最新統計數據完整公開,證實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但千金難買早篩到,落實防癌檢查,才能更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存活率。

日期:2022-10-19

全台防疫報導

10/13入境「0+7」回國流程有哪些?新制4圖掌握!自主防疫可探病禁陪病,全球旅遊警示降為2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三(10/12)宣布,因應即將實施邊境「0+7」入境管理新制,入境人員免除居家檢疫,改採「7天自主防疫」。此外,為因應邊境放寬管制措施,及國際交流需求,自10月13日0時起,全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調降至第二級。莊人祥也再度提醒,新制是以航班表定抵台時間為準,如果是10月12日前入境旅客仍維持「3+4」,4天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可外出,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檢驗結果,才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不過,「0+7」即將上路,確診數卻創下此波疫情以來次高,領用藥物人數也跟著飆高,莊人祥表示,已增購40萬人份輝瑞口服抗病毒藥物「倍拉維」,10/11先到貨1.9萬人份,還有11萬劑將於本週陸續到貨,預計可用到年底。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明國境解封首日共有20團、244名國際旅客來台,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的團體旅客。指揮官王必勝也將至桃園國際機場了解通關防疫狀況,總統蔡英文也預計在明天下午到桃機視察,歡送出境旅客。

日期:2022-10-13

職場生活

BF.7傳染力更強!醫示警國門開放「一定進來台灣」…口罩政策何時鬆綁?王必勝曝時間點

近期不只歐美各國,中國也檢驗出Omicron亞型變異株BF.7案例,有防疫專家指出,BF.7不僅傳染力更強、蔓延速度也更快,很有可能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示警BF.7恐成為下一波全球新冠疫情主流病毒。台灣今(10/13)日起國門開放解封,外界因此擔憂會出現越來越多BF.7案例。對此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表示隨著國門開放,「BF.7一定會進來台灣」,但主要多為輕症,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只要重症和死亡率沒升高,醫療量能就還能負荷。大家都想問,既然國門開放了,民眾何時能不用再戴口罩?王必勝指出,目前口罩政策還不會鬆綁,最快11月以後才有機會調整。

日期:2022-10-13

職場生活

高齡求子受煎熬,生二胎「沒辦法辦到」...林志玲如何養成「剛剛好的優雅」?逆齡靠9大祕訣

有「台灣第一名模」之稱的林志玲婚後與老公AKIRA住在日本,之前出席活動,分享求子心路歷程以及婚後生活,談及備孕過程忍不住哽咽,被問到有無生第二胎的打算,她也直言:「我覺得我沒辦法辦到,身體會告訴你,我應該已經盡了該有的努力。」久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的林志玲,即使當媽媽後,身材依舊保養得宜,已經47歲的她究竟如何保養的,「凍齡」秘訣也讓人好奇。

日期: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