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1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全國首創!台東縣政府攜手故宮 聯名推出國寶級「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

為積極推廣發展台東紅烏龍茶產業,台東縣政府創立茶品牌「台東紅烏龍」,首度攜手故宮博物院,以「鹿」為媒介,將故宮國寶結合台東茶文化,推出「台東紅烏龍茶點禮盒」,縣長饒慶鈴今日與故宮博物院行銷業務處長徐孝德共同發表。饒慶鈴表示,很開心台東縣府成為全國第一個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聯名商品的政府,期盼與故宮攜手,展現中華文化及台東茶文化底蘊之美,提升「台東紅烏龍」品牌能見度,精彩的巧思設計讓禮盒更添收藏價值,是全國民眾送禮的最佳選擇。

日期:2022-09-15

職場生活

2022年米其林名單出爐,頤宮連續5年蟬聯三星…2家高雄餐廳獲一星,台南是必比登最大贏家

台北、台中、台南、高雄2022年米其林指南公布最新名單,今年除台北、台中,新增台南與高雄。頤宮(Le Palais)連續5年蟬聯全台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高雄有兩家餐廳獲得星級肯定,分別是Liberté、承。台南則是必比登的最大贏家,有27間小店入選。

日期:2022-08-30

職場生活

2022米其林摘星攻略!欣葉鐘菜、承Sho、壽司芳...這些新入榜餐廳,奪星之路甘苦一次看

《2022臺北、臺中、臺南&⾼雄⽶其林指南》8/30舉行頒獎典禮,本屆特別的是,除了「臺北、臺中」的一、二、三星餐廳,指南首度納入臺南與高雄雙城,共 83 個店家入選,2 家高雄餐廳獲得一星肯定,5家臺北餐廳新獲得一星肯定,2家餐廳新獲得綠星肯定其永續承諾。根據米其林官方規範,獲得一星的餐廳表示在同類別裡出眾;二星代表廚藝高明、值得繞道前往;三星為最高星級,代表餐廳供應的料理出類拔萃、值得專程造訪。今周刊曾報導過欣葉鐘菜、承Sho、壽司芳、Paris 1930 de Hideki Takayama、雅閣,奪下一星殊榮,其中雅閣非首次摘星,但是新主廚表現驚艷。另外,還有米其林綠星小小樹食也是這次新入圍的餐廳。新入圍的各家餐廳,奪星之路怎麼走?以下是今周刊精彩報導以及完整米其林餐廳名單一次看!

日期:2022-08-30

職場生活

「阿嬤冰箱」又爆了?譚敦慈:塞越滿,人越窮!這地方還會長滿菌…怎收納最好?1原則就OK

冰箱儲存食物的功能,如同古代糧倉,也因此不少老一輩的人將其視為「財庫」,認為要塞好塞滿才行,導致它永遠都是爆滿的狀態,還常被笑稱是「阿嬤的冰箱」;然而,堆滿陳年老物的冰箱,不只會「漏財」,還會影響健康,「無毒教母」譚敦慈指出,關於冰箱收納,其實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就夠了!

日期:2022-08-24

職場生活

原來如此美味

在全球糧食危機、減碳降低食材里程數、環境永續的議題下,在地、原生種食材也漸漸受到重視。台灣亦不乏原生種食材,近年備受討論的特有種油芒、原生種羅氏鹽膚木、刺蔥等,紛紛在不同菜系間嶄露頭角,而擁有獨特香氣、味道的馬告更跨越國界,獲得許多主廚青睞,成為讓風味更頂尖突出的要角。

日期:2022-08-17

職場生活

台灣風土釀的酒

台灣開放民間釀酒已逾二十年,從早期的精釀啤酒,到現行的威士忌、琴酒等蒸餾工藝酒廠蓬勃發展,釀酒職人不遺餘力地在一方水土萃取佳釀,經由時間熟成在地風味,在國際中獲獎無數,美酒佳釀讓人激賞。

日期:2022-06-22

職場生活

「來Costco這一定要買,不買就虧大了!」從好市多50元熱狗套餐看懂:必買商品背後的定價心機

30年前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寄住在表哥家中。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經歷過許多事情。多虧經營大型雜貨店的哥哥,我才有機會觀察美國社會的各個面貌:從東部飛到西部要花二個多小時,且所經之地都是平地;只在課本上看過的美國知名山脈,用飛機橫越這座山脈都需要將近30分鐘;還有好市多的熱狗有多好吃。1987年,在我上大學那時,學校前面賣的都是30元的小點心,哪有機會吃到那麼好吃的熱狗呢?那個時候甚至連馬鈴薯豬骨湯都沒有,只有在不銹鋼碗裡盛上豬骨熬製的大骨湯而已。

日期:2022-04-11

職場生活

許文光大主廚親自秀炒米粉! 謝金河:能把簡單的食材料理得出神入化...才是超絕的廚藝

炒米粉的上乘廚藝第二次目睹与玥樓主廚許文光先生在我面前展廚藝!上次是他親手製作鹽焗雞,在舖上白色盬巴覆蓋下的鷄肉,在他調製下,香噴噴呈現在眼前。這一次他示範炒米粉。

日期:2022-03-27

未來,一直在進步

產研攜手 推動食品產業鏈升級 食品所創新質地技術 即時性餐食口感大躍進

走進賣場或超商,拿起架上飯糰、麵飯類等即食性餐食,外包裝上除了標示食材成分,更多的是密密麻麻、看不懂的添加物名稱,是否影響你的購買意願?在消費者健康意識抬頭下,市面上出現標榜少添加,口感依然良好的食品,其幕後研發功臣即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發團隊。

日期:2022-03-07

產業時事

這些人,正在做的「那些事」 傾注台灣暖流,四海暖遞不設限

讓台灣獲得認同的方式很多,定居海外的他們,皆選擇主動創造價值。無論是將台灣元素,巧妙嵌入加拿大文化脈絡的藝術展;在受戰火蹂躪的小鎮,蓋起帶給難民重生希望的人道機構;或是在盛大嘉年華會上,將最重要的位置留給曾幫助台灣的美國政府,都讓台灣人溫暖、體貼、樂於助人的正面形象,深深植入國際友人的心。

日期: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