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4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幸福熟齡

退休的父母要「自私」一點,財產不見得給孩子,留下「這個」禮物才最珍貴!

對子女最好的愛,是父母自己的成長、有能力愛自己、有能力愛彼此。因為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有能力給予孩子真實的愛。

日期:2020-04-17

幸福熟齡

不只更年期,子女離家後更要面對「空巢期」 50歲後這樣護巢,心不再空虛

隨著孩子成人,相信做父母的多半是既欣慰又感慨。欣慰的是,這麼辛苦拉拔孩子終於長大了;感慨的是,歲月不饒人,過去黏人的孩子已不再需要自己的時刻關心。更重要的是,隨著孩子的獨立、離巢,自己似乎也失去了生活重心。面對這樣的情況,到底該如何是好呢?且聽精神科醫師怎麼說!

日期:2020-04-08

品味人生

不只洗手戴口罩!醫師:做對5件事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效果最好

COVID-19(武漢肺炎)席捲全球,人心惶惶,許多民眾都出現恐慌、焦慮、甚至憂鬱的「壓力症候群」。醫師提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減少感染源的暴露之外,提高個人的免疫力也成為防疫關鍵;而免疫力和人體身、心、靈的健康都有密切關係。

日期:2020-04-08

產業時事

兒出國挨轟...張上淳遭波及 鄧惠文:父母在小孩沒出事時被批管太多,出事後卻成戰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2位兒子,引起外界輿論跟撻伐,一位因疫情期間出國旅遊,另一位則是在網路上批評禁止醫護人員出國政策,(22)日晚間兩人皆發出書面聲明道歉,以平息風波。對此,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表示,「我們的輿論,平常傾向指責父母對成年子女的控制欲,但一旦年輕人做了違反社會正確的事時,又容易指責父母之過。」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也在臉書發文挺張上淳:「還我們專業優秀的召集人」!

日期:2020-03-23

品味人生

過度擔心、焦慮、害怕,可能是焦慮症!退休後「搞操煩」要注意

阿華姨退休後忙著帶孫子、做志工,看似生活充實,實則非常焦慮,經常擔心子女和先生,就連買菜、做家事也總是擔憂自己做不好或趕不上時間,晚上則常常失眠,導致白天更疲勞。原來,阿華姨這樣的表現就是典型的「焦慮症」。

日期:2020-03-19

品味人生

吳宗憲指憂鬱症原因是「不知足」 精神科醫師:對醫療人員、病患非常不公平

連著看完今天的下午診和夜診,滑個臉書就看到今天吳宗憲說「憂鬱症就是因為不知足」的新聞。果不其然被抨擊得很慘。

日期:2020-03-13

幸福熟齡

誰的人生沒有挫折過?專家建議「這樣」做,即使過去不幸,依然可以獲得幸福!40歲後愈來愈快樂

​人如果想理解現在的自己,首先必須仔細回顧過去。透過這番過程,檢視過去對現在的自己造成哪些影響,然後再將焦點轉回現在。如果只是執著於無法改變的過去,那麼現實中的自己,就無法好好選擇一條讓自己更好的路。

日期:2020-03-11

品味人生

憂鬱症治療只能吃藥?「經顱磁刺激」有效改善心情低落5大症狀

一位年近七十的女性罹患重度憂鬱症,卻因擔心副作用,而不願服用藥物治療。所幸,在醫師的建議之下,她接受了20次「經顱磁刺激治療」,憂鬱症狀逐漸改善。此種治療方式不只有助於治療憂鬱症,還能應用在恐慌症、失智症的領域。

日期:2020-02-21

財經時事

SARS爆發時,一個口罩漲到1千元!醫師:比疫情蔓延更快的,不是病毒,而是恐慌

2003的SARS,年輕一輩應該沒有印象,只能說當瘟疫來襲,蔓延最快的不是愛,也不是病毒,而是恐慌。

日期:2020-02-16

品味人生

容易失眠、疲倦、沒精神,記性也變差?退休出現7大症狀,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一位八十多歲阿嬤不斷抱怨「唉呦!我這裡也不舒服、那裡也不對勁、全身沒力、又會頭痛。唉!真痛苦!去醫院抽血檢查都說我沒問題,我到底怎麼了?」精神科醫師表示,若出現類似上述問題,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日期:20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