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79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比亞迪攻歐洲再殺日本...TOYOTA臉綠!建廠96年空前衝擊,下波戰場在哪?謝金河:攸關豐田是否壓對寶

到日本參訪,去名古屋的豐田汽車總部參觀幾乎是必修課,這次我們在東京看豐田汽車的氫能車,加氫站及讓大家在街頭體驗坐上氫能的巴士,感受一下未來的汽車新世界。

日期:2023-11-19

產業時事

裕隆法說/2.5萬人預購,納智捷n7真正訂單數揭曉!中華車獲利新高,明年再引進轎車款MG

裕隆(2201)集團周五(11/17)舉辦線上聯合法說會,裕隆汽車、裕日車(2227)、中華車(2204)接力登場說明營運表現。法人特別關心裕隆旗下品牌納智捷推出的電動休旅LUXGEN n⁷量產狀況,裕隆副總經理李建輝說,目前2.5萬張純電代言人,已有8,000人付款1萬元預訂n⁷。中華車則是受惠新導入的英倫品牌MG熱銷,今年第3季、前3季獲利、EPS均創下創立以來歷史新高。

日期:2023-11-17

產業時事

富士山腳下工業自動化巨人「Fanuc」,機器人產線很壯觀!謝金河見證日本製造細膩:無人能及

富士山腳下的工業自動化巨人:Fanuc今天上午起了大早,五點半喚醒大家,七點準時出發到富士山下河口湖的Fanuc工廠參訪,車程在兩小時到三個小時之間。

日期:2023-11-15

產業時事

佳世達估上下半年營運平分秋色 旺季效應失靈...這產品驚見「三倍重複下單」 陳其宏:明年一定比今年好

佳世達(2352)今日(11/13)日舉辦法說會,公布前第三季合併營收1529億元,年減17%、稅後純益38.41億元,年減62%,EPS 1.3元,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預估下半年營收將與上半年持平。陳其宏坦言,今年第三季營收不如預期,雖然是傳統旺季,但今年跟第三季營收幾乎與第二季持平,表現不佳。不過獲利、EPS則有達到目標,前三季毛利率16.3%也創下20年新高。

日期:2023-11-13

產業時事

今周重磅》大巨蛋測試賽來了!1.3萬人搶看中華隊風采…鴻海法說登場,能否斷開查稅陰霾?

延宕多年的台北大巨蛋終於完工,本周六(11/18)舉辦公開測試賽,開放1萬3千名民眾入場觀賽。上周五(11/10)開放測試賽免費索票,不到1分半就全數搶完,堪比巨星演唱會。鴻海(2317)將在周二(11/14)召開法說會,外界聚焦iPhone 15系列新機的拉貨效應與第4季、明年展望。近期,台股指標科技股10月營收均開出亮麗表現,這份氣勢能否延續到年底,受到投資人關注。1、大巨蛋測試賽開打,萬人搶先爭睹亞錦賽中華隊2、鴻海法說登場,能否甩開查稅陰霾?3、張忠謀7度出任我國APEC領袖代表 拜習會會談出什麼火花?

日期:2023-11-13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2023/11/13 麥克連盤前訊息整理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1-13

產業時事

鴻海人造衛星成功進入太空!著眼電動車、車聯網之外 鴻海對LEO星系還有什麼想法?

編按:鴻海打造的兩枚「珍珠號」科學研究衛星,於台灣時間周日(11/12)凌晨2點49分,搭乘美國火箭發射公司SpaceX的獵鷹九型火箭,從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SpaceX這趟任務的編號是Transporter 9,在鴻海的兩顆衛星之外,還有上百顆其他政府及企業客戶要上太空的各型微衛星或立方衛星。這兩顆珍珠號衛星,其中一顆是鴻海與國立中央大學共同打造,將執行為期一年的寬頻通訊實驗與太空環境探測,有助於台灣在新世代衛星通訊的發展。中央大學說明,珍珠號衛星內的相機與線束,皆由鴻海集團提供,除了讓國內廠商有機會研製通訊酬載,也藉這次機會讓學界培育衛星系統的實務人才,並執行多項衛星任務,磨練多顆衛星操作能力。(原稿於2023年11月7日刊登,11月12日更新)

日期:2023-11-12

產業時事

黃仁勳造浪 AI手臂、 數位孿生…變部署熱點 直擊!科技業的智慧製造酷解方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手上的人工智慧(AI)魔杖,會掀起台灣智慧製造新一波狂潮嗎?

日期:2023-11-08

產業時事

挑戰篇》保護傘收太快怕扼殺台廠 太慢又怕傷競爭力 風電國產化下個考驗:如何漂亮退場

針對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終須退場,各界均有共識,但對於何時該退、怎麼退場卻意見分歧。政府如何顧及各方利益,在開發商、供應商間畫出適當的退場路徑,成為下一階段考驗。

日期:2023-11-08

產業時事

實績篇》葉片生產速度勝歐廠、樹脂材料打入風機三巨頭 台廠練功六年 風電國產化戰績盤點

台灣在二○一八年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最初面臨外商質疑、國內推動緩慢兩壓力。經過近六年時間,部分台廠零組件成功進軍海外,證明自身有實力打進國際市場。

日期: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