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28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桃市府赴法國招商引資 積極行銷桃園航空城

為掌握當前全球供應鏈移動調整趨勢,爭取歐洲大型業者前來桃園投資,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於本(111)年10月10日起,隨即赴法國積極展開為期5天的招商行銷活動,期能在我國國境即將解封之際,邀請更多具有在台投資潛力的法國企業投資桃園,引入活水推升經濟產業發展。

日期:2022-10-14

產業時事

總統國慶講話全文》期待兩岸邊境解封後恢復交流 蔡英文:願與北京當局尋找雙方可接受維持台海和平的方法

今天是十月十日國慶日,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11年國慶也熱鬧登場,由包括三軍樂儀隊、台南武陣、北一女中樂儀旗隊及勇鷹高教機及F-5型機衝場為國慶大典揭開序幕,總統蔡英文在發表國慶講話時,以「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做為主題。

日期:2022-10-10

產業時事

李鐘培請辭台泥總座後,不只當緯來總經理、再接影一執行長!

影一製作所(8458)週二10/11召開董事會,由台泥前總經理李鐘培出任執行長,他宣布推出影一改組後首部作品「角頭」電視影集,以及投資九把刀的新電影「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這是李鐘培繼9月接任緯來電視董座、影一董事後,再接任影視要職。近年來頻道業者積極轉型,高層人士異動特別受到矚目,李鐘培金融資歷完整,曾擔任匯豐台灣總裁、台泥總經理等重要經歷,除過往從事的金融業、循環經濟產業,對於文創及影視產業也懷有熱情,積極參與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工作。影一表示,李鐘培將運用過去金融圈背景,及帶領台泥轉型跨入循環綠能經濟之經驗,讓公司跳脫傳統影視公司營運思維,充分運用影一不同於其他影視公司的資本市場優勢,協助台灣優秀影視作品發光發亮。

日期:2022-09-13

產業時事

串聯公私協作、集結眾人智慧 數發部扮「馬達」驅動 打造全民數位韌性 首任部長唐鳳出招

「數位發展部」將於八月底掛牌成立,首任數發部長唐鳳形容,這個新機關就像是一顆馬達,透過公部門與民間協作的運轉模式,來加速台灣數位政策創新與變革,向前推進。

日期:2022-08-24

產業時事

台灣富士軟片資訊拓展企業全方位顧問服務, 強力支援台灣企業數位轉型 實現ESG永續

2020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模式。無紙化、流程自動化、遠端辦公興起,讓企業不得不加快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簡稱DX)的腳步。

日期:2022-08-12

產業時事

台積電回檔到433元就踩剎車!護國神山本益比夠低了?政府祭兩招維持台灣半導體競爭力

前一陣子台積電(2330)股價「跌跌不休」,讓許多投資人臉都綠了,甚至悲觀預期,台積電恐跌破400元。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於《數字台灣》節目中表示,台積電回檔到433元,就踩了剎車,「我相信,對穩定台股的作用,護國神山的力道,能更加彰顯。」

日期:2022-07-25

產業時事

安倍經濟學讓日股大漲3倍,但經濟卻毫無起色!岸田首相的「新資本主義」能不能重返榮耀?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8日在演講的時候遭遇槍擊,舉世震驚與哀悼,全球媒體這幾周,持續將討論焦點聚集在這位日本近百年來、在位最久且長達8年的前首相身上。

日期:2022-07-18

產業時事

日本晶片昔獨霸全球今卻沒落 Sony、東芝示警:半導體工程師嚴重短缺!他直指與「這國」有關

日本半導體公司過去在世界曾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1980年代後期市占一度超過美國,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日本政府近期力拚重振半導體產業,包括讓台積電進駐設廠,以及與美國重啟合作生產2奈米晶片等,但日本大型半導體製造商包括東芝、Sony都警告,日本政府想重振晶片產業,但工程師人才卻短缺。而人才短缺的原因,則與被美國打壓,產業早已失去吸引力有關。

日期:2022-06-28

產業時事

台電今年恐大虧1500億元! 若不想淪為下個台鐵,為何台電必須調漲用電大戶電價?

2022/6/27編按:時隔4年電價要漲了!電價費率審議會在周一(6/27)下午兩點召開,拍板平均漲幅達8.4%,但為了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用電千度以下住宅用戶凍漲,全台約有97%用戶不受影響,另外百貨、商場等內需產業亦凍漲。-------------------------------------電價若繼續凍漲,不能反映燃料上漲的成本,恐將造成台電今年虧損超過一千五百億元;從台電虧損預估、台灣供電品質、國際電價來比較,台灣調漲用電大戶的電價,已是勢在必行。

日期:2022-06-22

投資理財

日勝生在板橋「發現之旅」實踐ESG城市, 合宜宅首奪全球卓越建設金銀雙獎

近幾年喊得震天價響的永續發展議題,近期更是獲得企業資源的投入,而關係著民眾一輩子生活的不動產業,則是責無旁貸必須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也就是說,蓋出能永續發展的房子,對建商來說已非nice-to-have,而是must-have。

日期:2022-06-16